疫情下去持續閱讀


網上碎片化閱讀模式,我個人是很摒棄的。看似學到了很多,認識到了很多,其實不排除只是系列爽文,或者編篡的真相,於當時一下很振奮,手指滑到下一個視頻或下一篇爽文之後,又換成了另外一種振奮。到最後,除了一時振奮,沒有任何持續性價值。


所有知識的累積、遞進、深化、擴展,都不可能通過信息與語言的碎片來獲得。


輕鬆的娛樂或各類科技載體也帶不來這些。只有高強度的有系統的閱讀與思考才能逐漸整合一個人的精神結構。這種閱讀不能局限於任何狹窄的地域性、單一信念及偏見。也不能浮於表面。


學習需要足夠的專註與恆持。而且會持續足夠長久的生命進程。



當人們覺得獲取知識的來源,可以來自一些輕鬆隨意地表達碎片,並覺得得到填充或安慰,要注意的是自己與真正的有強度的自我教育之間拉開的距離。



人性在物質世界中傾向舒適安逸。但靈魂的漫長學習本質上是一場苦行。靈魂需要足夠的受苦、學習、行動與純化的進程。

所以,以書本形式,尤其是紙質書本的閱讀形式,看似浪費了更多的時間來獲取全書中的核心要義,實際上,這才是把書本里核心要義真正領悟到了骨子裡,讀書沒有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