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颱風任性跑偏,潛艇高速撞山,天外七人安返,海下七人脫險

一,颱風任性跑偏

那年8月颱風「麥莎」橫掃江浙,氣象部門預報麥莎將北上威脅北京。

對北京來說,颱風實在太稀罕了。專家們翻出史料,說颱風曾經來過北京串門。

嚇得我一夜沒睡好,站在後窗迎接颱風,結果瞪眼半宿看着無比平靜的通惠河

那一夜,北京出奇的安靜,啥事沒有。

麥莎欺人走偏鋒,不知專家瘋沒瘋。

鑒於麥莎給中國江浙造成巨大損失。國際「颱風委員會」把「麥莎」這個名字開除,永不復用。

現代,還是天有不測風雲。

二,潛艇高速撞山

2005年1月8日,美國「舊金山」號核潛艇奉命從關島出發前往澳大利亞。

該潛艇水下航速可以達到驚人的32節(大體上相當於每小時60公里,比某些水上艦艇速度還快),可以追擊或截擊敵人潛艇。

中午的時候,潛艇突然發生劇烈的震蕩,當場造成1人死亡,97人受傷。

經過檢查發現,潛艇整個頭部被撞得稀爛,艇艏左側的聲吶設備和魚雷艙完全損毀。

好在潛艇採用了雙層外殼設計,這使它第二層殼內裝載的數十枚水雷和「戰斧」巡航導彈沒有受到撞擊,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美國公開的消息是潛艇撞上了海下大山。估計沒有多少人相信。美國潛艇在海下橫衝直撞惹事不是一回了。

三,天外七人安返

2005年7月,美國準備發射「發現」號穿梭機空間站

自1981 年起,美國先後有五艘穿梭機——「哥倫比亞」號、「挑戰者」號、「發現」號、「亞特蘭蒂斯」號、「奮進」號飛入太空。

其間發生過兩次嚴重事故。一次是1986年1月28日的「挑戰者」號穿梭機升空73秒後爆炸,7名宇航員喪生。

另一次是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穿梭機返回過程中解體,又是7名宇航員喪生。

隨後穿梭機暫停使用。

直至2005年7月啟用「發現」號穿梭機。

但是燃料箱傳感器發生故障,被歷史的陰影籠罩的工程師們,沒完沒了地查找解決問題。

7名宇航員上了飛機,又被請下來。

特別想求證宇航員心裏陰影面積。

最終在世人的揪心中,「發現」號於7月26日順利升空,又在世人的揪心中於8月9日安全返回。

2011年7月,隨着「亞特蘭蒂斯」號執行穿梭機的最後一次飛行任務完成,30年的穿梭機時代結束。

四,海下七人脫險

2005年8月4日,一艘俄羅斯的小型潛艇「錦標」號在190米深海底執行任務,突然,整個潛艇被漁網纏住!

潛艇徹底失去動力,被困在冰冷海底與外界失聯!

「錦標」號長13.5米,高5.7米,艇體由硬鈦合金製成,能扛住1000米海底的水壓。

艇上只有一盒餅乾和500毫升淡水,而最致命的氧氣最多夠用63個小時。

充滿恐懼感的7名艇員穿上防寒服,減少活動,降低氧氣消耗,並關閉電源等待救援到來。

俄軍救援隊釋放了一艘小型遙控機械人下水解救「錦標」號未能成功。

又用拖繩套在「錦標」號身上拖拽,也失敗了。

此時,被困32小時的艇員們已出現呼吸困難,噁心頭暈的癥狀。

無奈之下,俄羅斯只得向英美請求救援。

這種在國際上露臉的事,英美非常積極。

英國人趕在美國人之前到達,攜帶的「超級天蠍」號無人駕駛潛艇,比「錦標」號還小很多,長只有2.4米,寬1.2米,看起來像一隻龍蝦。

它有兩隻分別能舉起超過100公斤重物體的機械手臂,能夠在1500米深海底輕鬆切斷20毫米粗的鋼纜。

經過一番努力,救援成功。

8月7日晨7時20分,掙脫束縛的「錦標」號潛艇終於浮出水面。艇內的7名軍人重又呼吸到了新鮮空氣。

5年前俄羅斯庫爾斯克號潛艇爆炸,致118名艇員喪命的事故悲劇終於沒有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