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戰爭的第一階段——冷兵器時代的軍事戰術

冷兵器,是石塊、木棍、青銅器、鋼鐵、弓箭等不使用火藥的武器的統稱。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說:「最古的工具究竟是些什麼東西呢?是打獵和捕魚的工具,而同時又是武器。」在原始社會,勞動工具同鬥爭武器是分不開的。開始是人與野獸鬥爭,然後再將與野獸鬥爭的武器轉向與人鬥爭的武器。勞動工具一物兩用,用於生產則為工具,用於鬥爭則成為武器。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出現了勞動的剩餘產品,逐漸地在部落之間,國家之間發生了戰爭,產生了專用於戰爭的武器。

如用石器製成的石戈、石刀、石矛等,竹木製的棍棒、標槍等。隨着冶煉技術的發展,青銅器和鐵器制的刀、劍等越來越精,品種越來越多。魯迅先生在《鑄劍》中描述的眉間尺復仇的故事,就說明了在我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就能鑄造出像「幹將」、「莫邪」那樣的寶劍了。所謂十八般兵器,只是大體上的區分,細分要多得多。此外還有拋射武器,兵車,攻守城器械等等。

冷兵器階段,在我國從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從遠古黃帝時代到清朝未年,延續了幾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