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堃陽|注意個人形象,邁出演講成功的第一步

王堃陽|注意個人形象,邁出演講成功的第一步

公眾號:"王堃陽口才前線"專註演講口才20年,學演說找王堃陽,專治各種不會說。
出自書籍:魔法口才—做自己的口才魔法師
作者:王堃陽

演講是一門綜合藝術,如果演講者多注意一下自己的個人形象,也就邁出了成功演講的第一步。演講者不僅要有美的聲音、美的激情、美的結構,還要有美的儀錶。如果不注意自己的個人形象,即使你口吐蓮花,舌綻春蕾,也是不能將聽眾吸引過來的。走上演講台,一旦給聽眾留下不好的印象,聽眾就會自然而然地認為這位演講者很差勁!這樣,怎麼能很好地與演講者配合?

王堃陽

梅艷芳是香港著名歌星,她認為:「能夠在聽眾眼前一亮,吸引住他們就是成功。」據說,每次上台演出時,她都會精心打扮一番,為此,她獲得了「百變梅艷芳」的美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演講何嘗不是這樣?

在演講的前一秒,演講者一定要認真想想,該怎樣策劃自己的個人形象。為了把自己打扮得更好些,在演講中,個人形象的塑造需要考慮很多問題,比如:演講的主題是什麼、如何穿着才有權威感、衣服是否合身且舒適、怎樣來配合講檯燈光與背景等。

當演講者走進會場,走上講台的時候,聽眾首先注意的是演講者的個人形象。演講者的形象是否能吸引住聽眾,是否能給聽眾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會直接對演講的成敗產生影響。

不管是哪次演講,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都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尤其是儀錶。據說,從政之後,她的第一次演講,出現在她32歲時。那次演講時,撒切爾夫人穿一了件褐黑色的織錦緞長外套,前身釘了一排紐扣,領子是黑紫絨的。事實證明,這樣的打扮非常得體,使她顯得老練穩重、鎮定自如、才氣橫溢,保守黨人大受鼓舞,保守黨議員也大聲歡呼。

如果演講者對自己的個人形象不注意,便會給聽眾留下不好的印象,讓自己處於被動地位。在美國總統競選史上,就有一個失敗的例子。20世紀60年代初,勢均力敵的尼克松與肯尼迪爭奪總統寶座。那時候,他們兩人幾乎每天都要在電視上發表施政演說。

肯尼迪年富力強,演說具有一定的鼓動性,選民比較青睞他。尼克松儀錶穩健,演講具有律師雄辯的風格,也受到了人們的擁戴。可是,最後的結果卻是肯尼迪獲得了勝利。為什麼呢?因為在最後的關鍵時刻,尼克松臉上出現了倦容,似乎疲憊不堪,結果選民大為失望。原來,上電視前,尼克松忘了整容按摩……就這樣,肯尼迪獲勝了。

在這個過程中,尼克松之所以失敗,除了有政治、經濟等諸多因素外,與沒有「整容」是有一定的關係的。由此可見,演講時的個人形象是不能忽視的。

演講者以良好的個人形象出現在聽眾面前,會將他們的注意力吸引住,從而讓他們對你產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無聲的信息傳遞,會縮短演講者與聽眾的心理距離,可以贏得聽眾的關注和尊重,形成融洽和諧的氣氛,使演講順利進行。對自己來說,良好的形象也會使自己認識到自身的魅力,增強自信心,增添上台演講的勇氣。而且,注意個人形象,也是對聽眾的一種尊重。

那麼,演講者應該以什麼樣的形象出現在聽眾面前呢?從演講的角度來說,演講者出現在聽眾面前的時候,應該儀錶端莊、風度高雅。如果演講者長相俊俏,容光煥發,體態優美,衣裝得體,自然會給人一種儀錶美的印象;如果演講者有良好的涵養,言談文雅,舉止大方,態度豁達,也會呈現出一種完美的風度。

需要說明的是,不管是儀錶還是風度,長相併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精神面貌和修養涵養。走上講台時,如果演講者衣衫襤褸,沒有精神,即使長相不錯,也不會被聽眾所接受;如果演講者缺乏涵養,言談舉止表現得粗俗無禮,也不會給聽眾留下好的印象。

有些人雖然長相平平,甚至有某些生理缺陷,可是只要他注意個人形象,在聽眾眼裡,依然光彩照人。比如:林肯的長相很普通,曾經甚至還被一位陌生女子認為是「最丑的人」。可是,林肯依然以豁達大度的胸懷和博大精深的學識贏得了人們的認可,成為公認的演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