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下達要求:全力生產防疫口罩。一個月後,這家新能源汽車生產公司,日產500萬隻口罩。
而這個具有民族情懷的企業家的前半生過的並不容易,從小父母雙亡,沒什麼後台背景的他是靠兄嫂養育長大成人的。
當人們詢問他創業的動力時,他說:「我就是想讓哥哥嫂子過上更好的生活。」
父母雙亡,哥哥成為頂樑柱
王傳福出生在安徽蕪湖的農村,他們家子女眾多,一共有8個孩子。王傳福在家排行老七,,因學習成績不錯,深受父母寵愛。
不過,他的母親身體一直不好,一家人的開銷支出全壓在了父親一人身上。
幸好父親是村裡有名的木匠,也是個黨員,聲望很高,生意也十分紅火,所以家裡雖然孩子多,但日子過得也還不錯。
但好景不長,在王傳福讀初中時,父親因癌症晚期撒手人寰,留下體弱的妻子和8個兒女。
在父親臨終前,他將大哥王傳方叫到床前叮囑,一定要讓家裡的弟弟妹妹好好學習。
大哥王傳方
在失去了父親這個頂樑柱之後,家裡的日子過得愈加艱難,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幾個姐姐都早早地選擇嫁人,妹妹也被放在了經濟狀況比較好的親戚家寄養。
母親本就體弱,父親這一走,她直接病倒。而醫藥費又是一筆很大的開支,這個家庭在接連打擊中風雨飄搖。
這時候,大哥王傳方決定輟學打工,為母親掙醫藥費,撐起這個家的日常生活開銷。
王傳福聽到哥哥的決定後,也想為家裡出一份力,便對哥哥與母親說:「我也不念書了,我陪哥哥一起出去賺錢。」
王傳方聽後,第一次向弟弟發了火:「爸爸的遺願你忘了嗎,你還小,錢的事不用你操心,你就好好讀書,別想那些沒用的。」
從此之後,哥哥成為了家裡的依靠。
王傳福看着哥哥每天這麼辛苦的工作,立誓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後找個好工作讓哥哥享福。
但天不垂憐,正在他15歲中考的那段時間,家中又傳來噩耗:母親不敵病情,突然離世了。
處理完母親的後事,中考都已經考完了兩門科目,王傳福自然沒有考上理想的學校。
哥哥鼓勵他:「只要有學上就不要放棄,事情沒到最後,永遠有轉機,哥哥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大學。」
王傳福聽從哥哥的建議,進了一所一般的中學繼續學習。
王傳福
嫂子進門,真心相待一家人
在他們最艱難的日子,經人介紹哥哥認識了張菊秀,不久後,兩人便結婚了。
張菊秀並不嫌棄王傳方後邊還拖了個上學的弟弟,她覺得王傳方這人有情有義,值得託付。而她也願意與丈夫一起照顧這個小叔子。
王傳福本就是個有天賦且頭腦靈活的孩子,經過刻苦的努力,1983年,王傳福考上了中南大學。
與此同時,嫂子也為哥哥生下了一個女兒。王傳福本就是個心思重的孩子,自從哥哥結婚後,他就一直覺得是自己拖累了哥哥的生活。
如今哥哥有了孩子,自己又考上大學,奶粉錢、學費都是難題。他擔心嫂子會對哥哥心懷怨氣,便又動了心思,他想去南方打工,為家裡出一份力。
哥哥嫂子一起勸說他,現在家裡只有他能繼續學習了,作為家裡唯一考上大學的孩子,一定要好好努力為家裡爭光。
話雖如此,王傳福的學費的確讓兩口子費了些心思,為了讓弟弟繼續上學,嫂子將自己的一對金耳環嫁妝賣了,哥哥也更加拚命地幹活掙錢。
王傳福將一切都記在心裏,發誓一定要出人頭地讓哥哥嫂子過上好日子。
因為擔心王傳福一人在外省生活,照顧不好自己,哥哥嫂子商量後,直接帶着女兒跑到弟弟大學的所在城市打工。
剛進入大學時,因為家裡條件不好,又出身農村,王傳福一直有些自卑。
有一次,張菊秀到學校給小叔子送衣服。與其他同學的精緻穿着相比,王傳福穿着一套褪了色的藍色中山裝,默默待在角落的模樣,讓張菊秀心裏很不是滋味。
周末時,趁王傳福沒課,張菊秀和丈夫帶他來到百貨公司,花100多元錢為他添置了西裝和皮鞋。
看着小叔子不知所措的樣子,張菊秀說:「小弟,你不比任何人差,不用看別人的眼光,不用自卑,你一直是你大哥和我的驕傲。」
嫂子的話,讓王傳福既感動又備受鼓舞。此後他克服自卑心理,參加學校的演講、寫作等社團活動,徹底擺脫了自卑。
在中南大學畢業後,王傳福還靠着優異的成績考上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的公費研究生。
此時,王傳福已經不再需要哥哥嫂子的幫扶,他自己做兼職攢下了不少生活費,每次都會給自己留下一點,剩下的給嫂子。
同時,他的獎學金也大都給了哥哥和嫂子。只是嫂子一分沒動,全部給他攢了下來,用於以後他娶媳婦兒。
研究生期間,因為王傳福表現出色,畢業後他被研究院留下,成為其中的研究員,吃上了公家的「鐵飯碗」。
與同事合照王傳福(右二)
因為業務能力強,沒過多久他便被提拔成了副主任。而這一期間的工作使他積攢了大量關於電池方面的專業知識與實操經驗。
1993年,王傳福任職的研究院在深圳成立了附屬電池公司,並想要讓王傳福前去做總經理壓陣。
看到電池行業的慢慢興盛,王傳福從中看到了新的發展前景,他心裏萌生了創業的想法。
當他與哥哥嫂子商量時,毫無疑問的遭到了兩人的質疑。在他們看來, 捧上公家飯的王傳福已經是光耀門楣的存在。
只要老老實實挨到退休,好日子就全來了,何必要冒創業的風險呢?
王傳福耐心的給哥哥哥嫂子講解了當下的市場風向,並指出自己擅長的領域。他知道此時的電池是個風口,誰能把握住,誰就能成功。
看着弟弟如此認真,王傳方沒有再阻攔他。嫂子李菊秀也沒有說話,只是進裡屋,拿出一沓錢交給王傳福。
原來,這是這幾年,王傳福給哥哥和嫂子的生活費以及獎學金,他們一分錢都沒有動,全給他攢了下來。
看着眼前的錢,王傳福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成功,讓哥哥嫂子以後的生活過得更輕鬆一些。
創業,給兄嫂創造更好生活
下定決心後,王傳福辭掉穩定的鐵飯碗,前往深圳創業。1995年,他在深圳創立了比亞迪,他對公司的定位就是專門生產電池。
在當時,國外的電池品牌幾乎壟斷了市場,王傳福想要從中脫穎而出,便只能創新。
他先從電池最棘手的鼓包問題入手,帶領研究團隊研究新品。甚至直接介入供應商的開發環節,利用比亞迪強大的科研優勢,成功降低電池成本。
這樣,他在保證產品的質量的同時還降低了電池的價格,給老百姓省了很多錢。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席捲東南亞,原本高價的日本電池廠商一下子就到了虧損的邊緣。
而比亞迪卻憑藉自己的低成本優勢在這破壞力強大的金融風暴中存活下來。
不僅如此,他還獲得了飛利浦、松下、索尼等大公司的大額採購單,這讓他在電池行業徹底站穩了腳跟。
經過幾年的努力,比亞迪成為了與三洋、索尼和松下齊名的國際巨頭。
1998年,比亞迪在荷蘭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分公司,並在香港、美國等地發展業務,逐漸在世界電池行業聲名鵲起。
王傳福並沒有因此止步,2003年他又將公司的產業轉向了新能源汽車領域,決定利用比亞迪電池的優勢,打造屬於中國的新能源汽車。
2005年,比亞迪開始開發電動汽車芯片,王傳福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夢想。
比亞迪一路穩紮穩打,一步一步的走到了更高處,王傳福的才幹也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
2008年,巴菲特以18億港元認購比亞迪10%的股份。一時間比亞迪的股價飆升,王傳福的身價也是水漲船高,僅一年,他的身價暴漲290億元。
截至2022年,比亞迪在全球50個國家、400多個城市擁有超過240,000輛汽車。這使它的創始人,王傳福毫無疑問的成為了行業霸主。
如今身價百億的王傳福,沒有忘記當年自己的初心:要讓哥哥嫂子過上好日子。
王傳福讓哥哥擔任了公司的副總裁職位,主要管理後勤等工作。當哥哥怕給他誤事時,他表示只有哥哥在這個職位,他才能放心大膽的在前面衝鋒陷陣。
不僅如此,他還在給自己和哥哥嫂子各買了棟別墅,兩家相鄰,平時他經常去哥哥家蹭飯。
不管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如何變化,農村出身的王傳福不改質樸本色。他吃的是粗茶淡飯,衣服鞋子沒有什麼名牌,開的也是普通的國產車。
他對哥哥嫂子的感情也始終不變。因為他深知,是哥哥嫂子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回望從前的種種不易,心中只有無限的感激。
他的前半生過的並不順利,但幸運的是他有一個一直默默支持自己的大哥和通情達理的嫂子。
而他也一直秉持着父親對他們幾個孩子的教誨:一心向黨,公私分明,樂於助人。
2008年,王傳福向地震災區捐款150萬元,他還成立了比亞迪慈善基金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2020年在疫情爆發的時刻,他直接下達命令:生產口罩。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比亞迪便以日產500萬隻口罩驚呆了外國人。
前段時間,河南暴雨澇災,他再次捐了2000萬用於救災。如此一位有民族情懷的企業家,實在難能可貴。
王傳福與眾高管討論口罩生產的難點
(圖片及故事素材均來源於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