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界報道:
相信外賣現在早已貫穿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了,記得一開始的外賣,還常常被人們歸類為「垃圾食品」,但是隨着外賣行業的發展外賣逐漸涉及到各種食品領域,外賣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了,無論是街邊的小吃烤冷麵,還是在家來一頓火鍋燒烤,外賣現在都能滿足,並且其優點也十分明顯,能夠不受時間地點的制約,在家就能享用美味,哪怕是臨時興起,也能最快滿足自己的口欲。
而且,外賣剛出來那幾年,其實一直在打價格戰,價格低廉,十來塊錢就能吃上一份豐富的菜品,很適合工作的朋友來打發自己的午飯。但是外賣卻在悄悄漲價,甚至比去店裡還貴,逐漸成為我吃不起的樣子。
仔細研究,為什麼一份十幾塊錢的外賣結算下來就莫名其妙增加了六七塊,原來是各種打包費、配送費在其中作祟。
比如我們平時點的外賣黃燜雞米飯,正常在店裡買黃燜雞一份大概16塊錢,加米飯17塊錢,但是如果在外賣軟件上點黃燜雞,同樣一家店的標價就變成了18塊錢,要比線下店裡要貴,如果還想加上一份米飯,加的就不是一塊了,直接再加三塊錢,也就是說在線下17塊能解決的點外賣要二十多,奶茶也是如此,拋開打包費和快遞費,奶茶在外賣軟件上也要店裡的定價貴1兩塊,再加上打包和配送,訂餐成本一下子增加了很多。
說到外賣的包裝費就更讓人惱火,點外賣時有的菜每樣都要收取一塊錢的打包費,有的幾毛錢,摺合下來,打包費就要佔到總價的一成,還會出現非常不合理的情況,比如有些商品只需要用塑料袋,不需要打包盒,但是打包費仍然很貴,有的特價福利,就設置很貴的打包價格,算下來總價還是沒什麼優惠。另外,配送費也從幾毛、一塊錢,一下漲到了三四塊甚至更貴。
深究外賣價格上漲的原因,無非就是:配送費上漲了,送貨員的工資高了,營銷費用上漲,食材成本上漲了等等。而且很多餐飲行業的朋友表示,消費者購買的外賣紅包,商家承擔了很大一部分,到手的錢也就所剩無幾。於是不斷壓縮的成本,讓商家只能在修改外賣定價,打包費,來使自己能夠賺到一些利潤。
所以,外賣的漲價,可能是情非所願,商家在各種費用和成本的壓迫下進行了定價調整,但是利潤卻並沒有增長,而消費者們點外賣無非也是點餐的時候能有一個優惠的價格,結果竟然比店裡花的更多,消費者和商家都不滿意,卻又無能為力。
來源:線上采編,如涉及版權問題或者尋求報道,請及時聯繫歐界傳媒網
o2ojie.com!
歐界生活|美好生活消費分享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