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預防氣溶膠傳播
氣溶膠知多少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九版)》我們可以了解到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有3種:
1. 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
2. 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經過氣溶膠傳播
3. 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後也可能造成感染
01
什麼是氣溶膠?
氣溶膠(aerosol)由固體或液體小質點分散並懸浮在氣體介質中形成的膠體分散體系,又稱氣體分散體系。氣溶膠顆粒大小通常在0.01~10μm之間,可以長期懸浮在空氣中併產生遷移。比如在室內打噴嚏時,如果有陽光照射進屋內,可以看見形成漂浮的小液滴。
02
什麼是氣溶膠傳播?
直徑約為0.1微米的新冠病毒,可以附着在塵埃、飛沫上,或者是失去水分的飛沫核上,以氣溶膠的形式進行「空氣傳播」,這就是氣溶膠傳播。
人在咳嗽、吐痰或者打噴嚏的過程中,從體內噴出來的飛沫有大有小。質量大的飛沫、塵埃很快就會落到地面,而質量小的飛沫核在空氣中,幾乎不下沉,而且飛沫核中的冠狀病毒,有蛋白質膜殼的保護,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活性,因此氣溶膠可以漂浮至更遠處,造成遠距離的傳播。其他人如果吸入帶有高濃度病毒顆粒的氣溶膠,就容易被感染。
不通風的環境中,包含病毒的氣溶膠會在空氣中停留很久。比如,患者乘坐電梯後,電梯中可能會有病毒的氣溶膠,而由於空氣流通較差,如果健康的人隨後進入電梯,傳染風險會增加。
03
如何做好防護?
No.1 公共場所如何預防?
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與人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離,嚴格按照防控要求做好個人防護,打噴嚏或咳嗽的時候要用紙巾或肘部掩住口鼻。
No.2 相對密閉的環境如何預防?
氣溶膠室內傳播風險大於室外。絕大多數病毒感染髮生在室內,其中家庭聚集型疫情室內傳播比例則更大,所以居家預防則顯得尤為重要。
1、保持開窗通風
家中通風每日上午下午至少各一次,每次通風時間不少於30分鐘,空氣流通可以有效消除氣溶膠在密閉空間內的傳播。如果家中有集中空調,記得打開新風模式。
2、注意下水管道和煙道
當下水道過於乾燥或沒有回水彎,就失去了防護,下水道公共管道中的氣溶膠就可能隨着氣流進入到同單元上下樓的家中。及時保證回水彎存水,水會封住管道,有效防止氣溶膠進入。
坐便器、淋浴排水地漏應設置水封裝置,及時補水,每天注水2次以上,每次不少於350ml,以防止氣溶膠經管道擴散。如地漏沒有水封條件的,在使用後應加蓋封堵,或使用硅膠墊、膠帶等材料進行封堵,或用一個塑料袋灌水紮緊,放在地漏上作為封堵蓋。
洗臉盆等器具的排水管道應與排水系統緊密連接,如採用插入式連接,應做密封處理。坐便器沖水時,先蓋馬桶蓋,再沖水,避免氣溶膠飛濺至馬桶外。
衛生間內應加強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動;如無自然通風條件,需開啟排氣設備進行通風換氣。
做飯開油煙機時記得一定要開窗通風,避免煙道氣流串流。排煙道如有止回閥,則可以不必開窗。
No.3 室內需要勤打掃
每天至少進行一次濕式清掃(是利用洗滌液與含塵氣體充分接觸,將塵粒洗滌下來而使氣體凈化的方法),必要時進行消毒。尤其是衛生間和廚房,更要保持清潔。
無論室內還是室外,
大家都應嚴格遵守防控要求。
戴口罩,勤洗手,
保持一米距離。
生活細節做到位,
你我都是抗疫力量。
文字來源:健康北京、央視新聞、健康中國、上海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