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濃度有機廢水的排放越來越多,其的COD濃度會直接影響到處理它的難易程度。而像我們的「老牌選手」——化工廢水和製藥廢水,它們的COD濃度不僅是高,而且排放出有難生物降解有機物,這樣就使生化處理難適應,並且會造成系統的奔潰。
那麼,有辦法處理這類型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嗎?喜歡的話,可以點贊,關注,收藏。
①化工廢水處理
案例當中會排放出兩股的廢水屬於高濃度,一個是酯化廢水,COD濃度為32000mg/L,廢水量較大(43m3/d);另一股是聚合廢水,COD濃度更高,能達到150000mg/L以上,廢水量較小(5m3/d)。
這兩個廢水的pH值都偏低(2-3)並且成分很複雜,含有大量的有機物,需要採取相應的預處理工藝後,將COD濃度控制在可進入生化處理的範圍。
該案例採用的是需要在酸性條件下運行的鐵碳微電解和芬頓氧化法,可以減少很多的鹼性藥劑的投加量,並且兩者也是常用的組合之一,兩個共同解決廢水COD濃度過高和可生化性差的問題,出水COD濃度控制在了水解酸化池可進入的範圍(低於15000mg/L)。
後續高濃度依次通過水解酸化池、UASB反應器以及多級接觸氧化池的作用下,達到納入園區排放標準,在這裡需要注意廢水的迴流以及控制進水的COD濃度。
②製藥廢水處理
案例當中生產裝置有很多,排放的廢水也很多,不一一介紹。污水處理站內的廢水主要是分了高濃度廢水和低濃度廢水,高濃度廢水的COD濃度在40000mg/L,含有很多的難生物降解有機物,廢水量是50m3/d。
而pH值不像化工廢水案例里一樣,剛好是偏酸性,因此採用鐵碳微電解和芬頓氧化法的時候需要多一個調酸池。經過預處理過後,製藥廢水的COD濃度降低了很多,進入厭氧處理前的COD濃度是在8000mg/L左右。
生化處理就相比起來少了水解酸化池,一樣會有UASB反應器和多級接觸氧化池,通過控制廢水每個的影響因素,在UASB階段就可做到對COD的大部分去除,去除率一般穩定在80%-90%,出水COD濃度在1000mg/L左右,更利於後續的好氧處理。
這兩個高濃度有機廢水案例使用的工藝都很相似,也是我們常說的以預處理(鐵碳微電解和芬頓氧化法)+生化處理(厭氧+好氧)+深度處理的方式對廢水處理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