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韓當的兒子卻背叛東吳,歸降曹魏。因為多次率領魏軍襲擾吳國,韓當的兒子更是讓孫權痛恨不已。
一
具體來說,黃武五年(226年),韓當率領一萬大軍,去平定丹陽郡賊寇叛亂。在討平丹陽叛亂後不久,韓當便在任上病逝。在韓當去世後,兒子韓綜繼承了他的部曲。和蜀漢、曹魏不同,東吳的將領大多都有自己的部曲,這可以理解為直屬於將領的部隊。
不久之後,孫權出征石陽,派遣韓綜駐守武昌。眾所周知,武昌一度是東吳的都城,比如孫權就選擇在這裡登基稱帝。所以,孫權將武昌交給韓綜來駐守,足以體現出他對於後者的重視。不過,讓人失望的是,韓綜在任上荒淫無度,不理事務,導致武昌的將士和百姓都十分不滿。
二
孫權得知這一消息後,按道理是要懲罰韓綜的。但是,考慮到韓當對於東吳的巨大貢獻,孫權決定放韓綜一馬。可是,韓綜卻心懷恐懼,帶領母親、家屬、部曲數千人投奔魏國。對此,在筆者看來,韓綜應該是做賊心虛,所以不敢留在吳國了。來到魏國後,韓綜被冊封為廣陽侯,也即受到了重用。
在此背景下,韓綜利用自己對東吳情況比較熟悉的優勢,多次率領魏軍襲擾魏國邊境,還殺害了不少吳國將士和百姓。對此,孫權經常氣得咬牙啟齒,對韓綜可謂是痛恨至極。當然,韓綜最終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三
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吳建興元年)十月,孫權病逝,魏國大將軍司馬師欲分兵三路進攻吳國。司馬師以安東將軍司馬昭作為都督、元帥、監軍,統領征東將軍胡遵、鎮東將軍諸葛誕共計七萬人伐吳,戰於東關,此為東路軍;以毌丘儉率領伐吳的中路軍,進攻武昌;以王昶率領伐吳的西路軍,進攻南郡。彼時,韓綜作為魏國先鋒,也參加了東興之戰。
此戰,東吳以太傅諸葛恪為統帥,率軍4萬,迎擊向東興進攻的魏軍。因為天氣寒冷,曹魏進軍緩慢。趁着魏軍鬆懈的機會,丁奉雪中奮短兵,成功偷襲了曹魏大營。結果,魏軍前部督韓綜、樂安太守桓嘉等人都沉沒在水中,死者數萬人。
最後,取得東興之戰的勝利後,諸葛恪將韓綜斬殺,將他的首級送到孫權靈前祭拜。並且,諸葛恪繳獲魏軍的車輛、牛馬、騾驢等都數以千計,資材器物堆積如山,凱旋而歸。對此,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憑藉韓當在吳國的威望和功績,韓綜只要安分守己,榮華富貴不成問題。但是,因為一念之差,韓綜當了叛徒,最後死於吳軍之手,這可以說是咎由自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