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庸開始,武俠、仙俠、玄幻小說風靡於人間,談論於茶前飯後,緊緊抓住一個又一個焦慮的靈魂,或躺卧、或行走、或靜坐,人人都有一個武俠夢,好一個逃避現實的港灣。
這當然離不開作者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優秀的文筆,但除了這些以外,似乎隱藏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它觸動了人類心中最原始的需求——即時滿足,違背自然規律,跨越過程直接享受成果;
主角光環的本質
想想小說的橋段,基本上是在短時間,就擁有了無敵於天下的力量,別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勤學苦練,主角往往在短期內達到,這種不用日復一日付出努力,就能獲得超強能力的快感,讓人心馳神往,浮想聯翩。
可惜,現實是:想要在任何一個領域取得成就,無一要腳踏實地,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實現,學習、減肥之類沒有耐心是不能成功的,也沒那麼多的一夜暴富,所謂的主角光環,其實就是童話故事裏的毒蘋果,所有幸運兒的背後都是厚積而薄發。
自然規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穫,冬天儲藏,乃自古不變的自然法則,天地之道也。
人心哪,如天空的行雲,一生都沒有家,行路匆匆追趕着晚霞,身邊的美好呼嘯而過,從未真正地停留一下;身體已在路上,靈魂卻沒有跟上,是否思考停一停,等等你迷茫而又焦慮的靈魂?
敢問,路在何方?
「貧僧自東土大唐而來,前往西天取經」,為何不飛過去?要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非要經歷這九九八十一難?吳承恩筆下的取經路,何嘗不是人生路,作者表達人生沒有捷徑,少不了患難、痛苦、鬥爭、欺騙,自身的強大是用來戰勝困難,不畏艱險,不是用來逃避現實。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不要慌,慢一點,走穩一點,太陽下山了還有月光,月光後面又是朝陽,即使烏雲密布,你的信念為你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