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筯的玩法多種多樣,勝利者掛在腰者示威,大阿姨從不徇私多給我

2022年07月14日20:42:21 資訊 1273


皮筯的玩法多種多樣,勝利者掛在腰者示威,大阿姨從不徇私多給我 - 天天要聞

橡皮筋是一種常見的生活用品。它同時也是一個挺有趣的小發明,橡膠天然具有彈性,不知哪朝哪代、哪個國家、哪個籍籍無聞的小人物,從自然界的橡膠中獲得了靈感,把它製成中空、近似長方形的像皮筋。它的作用主要用來捆紮東西,就是這麼一個看似微小的細節,給人類在某些方面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女孩子跳皮筋(另一種橡皮筋),女孩子用橡皮筋扎頭髮……好像,男孩子和橡皮筋無緣。孰不知,我們小時候對橡皮筋有好多種有趣的玩法。

上世界七十年代,我生活在上海市青浦縣一個叫西岑的小鎮。沒有現在那些聲光電的現代化玩具,一根不起眼的小小橡皮筋,硬是被我們玩出了各種花樣。不過,不管花樣怎麼變,其宗旨都是玩輸贏,或許,人類只有在各種遊戲、競爭、比賽中,才能更好地培養生存技能,上至奧運會、世界盃,下至人們生活當中各種微不足道的遊戲活動。而且這種競賽從小便貫穿孩子的一生,現代人常說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折射的就是這個道理。


皮筯的玩法多種多樣,勝利者掛在腰者示威,大阿姨從不徇私多給我 - 天天要聞

第一種玩法,是比誰用橡皮筋滾得遠,這種玩法名堂頗多、技巧頗重。首先是橡皮筋的裏法,一端用小指勾住,然後從掌底翻轉來將另一端勾住食指。食指是橡皮筋彈射最佳的部位,但也有一些與眾不同者,用中指來勾住橡皮筋,這種姿式違逆了合理的人體學,看上去非常彆扭。彈射時,只需伸直小指脫開皮筋的一端,橡皮筋就會像滾鐵環一般的地上向前滾去。

初學者在用食指或中指勾皮筋時一般不甚得力,因為手指指端面積小,不好勾。能勾住只是最基本的要求,還要勾得收放自如,讓皮筋滾起來能得到最大的原始爆發力。另外,前沖的步伐也很重要,也就是說,在同一起跑線,人的步子一定要往前沖,沖得越大越好,沖得越猛越好,藉助這種外來的衝力,讓皮筋滾得更遠。

遊戲的規則是,滾得遠者便有資格「吃」滾得近者,注意,不是滾得遠者天然就贏了滾得近者的皮筋。還要費一番周折,把皮筋拉長,瞄準滾得近者的皮筋,然後彈射出去,如果打中了,才能贏到手。這又是另一種技能了,而且也增加了遊戲的複雜性、多變性和趣味性。


皮筯的玩法多種多樣,勝利者掛在腰者示威,大阿姨從不徇私多給我 - 天天要聞

滾得遠而贏不了別人的皮筋是常有的事。有時皮筋打過去,呼嘯而過的皮筋只是擦着別人的皮筋而過,它帶起的風和塵土,似乎讓別人的皮筋動了一下。但這百分之一秒之內的情形,人的肉眼往往無法判斷。這好比現代足球,裁判有時無法判定運動員有沒有越位,發展到前些年,藉助機器的回放。

只是這種孩童間的遊戲,是不可能有機器回放的,一根皮筋還不到一分錢,而一位足球明星的身價達上億元。

小夥伴們免不了要互相爭幾句,不外乎彈者說中了,被彈者說沒有打中。孩子的天性是比較溫柔的,這樣的爭論很快就以某一方的妥協結束。然後遊戲繼續。

玩得久了,我慢慢練出了辨別皮筋好壞的火眼金睛。那种放在手上,形狀天然是圓的皮筋,往往能滾得很遠。其原理不得而知,也沒有哪個物理學家會在這上面費一番心思,作一番研究,我想可能是皮筋需要滾,所以越圓者滾得越遠。老皮筋比新皮筋滾得遠,這就像汽車過了磨合期,開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皮筯的玩法多種多樣,勝利者掛在腰者示威,大阿姨從不徇私多給我 - 天天要聞

滾得遠的皮筋是上品,在我們孩童眼裡被視若珍寶,往往靠它能贏好多皮筋。「世上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可能因為征戰沙場多了,這種皮筋傷㾗比較多,也就是說,通過不停地彈射、拉伸,它的某個地方很容易產生斷點——這正如沙場上的老將,容易受傷甚至陣亡。此時就極考技巧了,在滾射時,一定要小心把易斷點控制好,不讓它拉伸,否則一拉就斷。在打別人皮筋時也要注意,用除開易斷點的其他地方來拉伸。

此中有手法,妥妥的人類競爭技巧。

不過對於行將就木的皮筋來說,再怎麼小心,只要衝鋒陷陣,就難免「大將陣前亡,瓦罐井口碎」的命運——只不過或早或晚的事。對此,主人一陣惋惜,如果它不斷,肯定還能為贏來更多的皮筋。就是這根讓主人百般愛憐的皮筋,一斷,便失去了全部價值,成了廢物,馬上被主人棄若敝履,丟在塵土中。此時,沒有誰再正眼看它一眼。

人類競爭的殘酷性顯露無遺。


皮筯的玩法多種多樣,勝利者掛在腰者示威,大阿姨從不徇私多給我 - 天天要聞

我小時不大擅長玩皮筋,有擅玩者,往往贏得一大堆皮筋。他不把它們抓成一堆,充充塞進別人看不見的口袋,而是精心地把皮筋一根一根首尾相連,串成很長的一串,然後要麼威風無比地綁在腰間當腰帶,要麼拿在手上,邊跑邊甩。長串的皮筋呼呼生風,還帶有響聲,那種尊榮,似乎只有皇帝加冕可比,羨煞了旁邊的一眾小夥伴。

人類的勝利從來都不是默默無聞的,一定要以某種至高無上的儀式展現出來,這正如古人殺了敵人要割首級,要把頭掛在城頭。

皮筯的另外兩種玩法相對而言簡單得多,技巧性也少了很多。

一種是把皮筯拉長了對着牆壁彈,看誰彈得遠,便擁有了「獵殺」別人皮筋的權力。一種是純粹在桌上扭,以誰的皮筋壓到別人的皮筋上定輸贏。


皮筯的玩法多種多樣,勝利者掛在腰者示威,大阿姨從不徇私多給我 - 天天要聞

西岑糧管所的澡堂「生意」非常好,常常有大堆的人來洗澡。這是小鎮唯一的洗澡設施,不唯糧管所的人來洗,前來的鎮上各單位、各生產隊的諸色人馬也絡繹不絕。澡堂的旁邊有間屋子,專門供洗完澡的人梳理,夏天時,還有一個碩大的風扇,狂魔一般地攪動空氣,發出巨大的聲響和風力。我印象中,曾經洗完澡了和人在這間屋子的一張桌子上玩扭皮筋。木桌不平整,桌面在歲月的侵蝕下沆沆窪窪,然而我卻玩得甚是有趣。

扭皮筯是最文明的玩法了,沒有打打殺殺,只需兩個人各自端坐一側就可進行——不知情況者,會不會認為是兩個稚子在頌讀子云詩曰、接受禮教文化?但扭皮筋也有一些技巧,一是皮筋的選擇上,它和大開大合的滾皮筋不一樣,不以圓為上乘之品,恰恰需要類長方形者。其中又有講究,要兩條邊寬一些的,那些兩條邊靠得太近的往往沒有原生動力。二是皮筋的用力上,皮筋要跳多遠,力度的掌握至關重要,輕輕地扭,皮筋跳不遠,適合於近處肉搏戰,用力地扭,把皮筋最後一點力氣榨出來,讓它彷彿一頭低頭蓄力的奔牛,則適合於遠程一擊致敵。此外還需考慮皮筋力的角度,敵在東方,則炮口需對準東方,扭皮筋時需要往側里一翻,否則,很可能力足而功虧。


皮筯的玩法多種多樣,勝利者掛在腰者示威,大阿姨從不徇私多給我 - 天天要聞

我有時去小鎮的小店裡買皮筋。木頭打成的柜子,玻板下一個小紙盒裝着一堆皮筯,清晰可見。那個時候,好像是一分錢三根皮筋,店是鎮上供銷社開的,大阿姨剛好也在供銷社上班。有時我去買時剛好大阿姨值班,但她從來不徇私,一分錢三根皮筋就是三根皮筋,對於從來沒人盤點的小小皮筋,她從來沒有主動多給過我一根。

那時我個頭僅比櫃檯稍高,小小的心思卻頗活泛,覺得親戚應該可以對我舞弊。我站在櫃檯外面,仰着頭看大阿姨俯下身,從櫃檯里拿出裝皮筋的盒子,老老實實地按錢點數。我經常會幻想,大阿姨能給他的親外甥多拿幾根皮筋。

然而這樣的奇蹟從來沒有發生過。外公姓談,他培養的談姓子女沒有一個不是一生都清白的。

我從大阿姨那裡得到的好處僅僅是,她拿出一盒皮筋,讓我略微挑一下是圓的方的、粗的細的。

資訊分類資訊推薦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 天天要聞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陳建州風波牽連多位明星#近期,台灣省藝人陳建州性騷擾事件越演越烈,已經有三位女藝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澀會美眉妖嬌出來指控陳建州對她們的性騷擾行為。陳建州妻子范瑋琪則發文力挺老公。范瑋琪發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帶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 天天要聞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赴歐勞工上船前消毒洗澡,發放印有編號的外衣、褲子、腰帶及內衣、草帽及鞋襪等,還統一配置毛毯、鋪蓋、水杯和鐵飯碗的工具包,並在離國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軍訓。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 天天要聞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頭條創作挑戰賽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記#​#電視劇向風而來行徵文#​最近我右側的眼睛好難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覺看東西不太清楚,視力下降很明顯,頭也暈暈的,悶悶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陽後有沒有這個癥狀。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 天天要聞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我有一個姓於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於。老於今年五七多歲,北大畢業,清華讀的碩士,北師大讀的博士,妥妥的學霸。他現在是一家廳級單位的副總工,待遇也不錯。在我們這些人眼裡,那可是人中龍鳳,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有一次幾個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後,大家照例吹捧這位學霸朋友。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 天天要聞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街上有那種賣字畫的店鋪,這種店鋪非常的少,因為懂畫的人也少。店鋪的老闆是個愛畫之人,不是名家的畫,只要是畫的好,價格合適,他也會收下,或者幫忙寄賣。王立是一名沒有任何名氣的畫家,經常會拿一些畫到店裡寄賣,幾百到幾千的價格都有。這一天,王立又拿來一幅畫,說是要寄賣。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 天天要聞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節目被網友們重新翻出來,比如《今日說法》,網友們甚至還列出了必看節目單。說到必看的「電子榨菜」,網友們紛紛調侃起了一檔節目,它十分喜歡以農村口耳相傳的驚悚故事為開頭,經過不斷的探索,最終以科學的手段解釋靈異現象,它就是《走近科學》。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 天天要聞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作者:朱鈞賢 攝影:竹葉青「老闆,還有什麼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時止步,愕然的轉過身來。徐文琪將手中的鋼筆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視了她們一眼,道:「還有幾個問題要對你講一講,我們飯店是食品服務性質的,首先必須要求清潔和衛生,還有的是要注意服務態度必須熱情周到,使客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