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這款茶終於崛起,從沒落到品牌價值位居全國第二,經歷了什麼
一說到江西茶,很多人可能只知道廬山雲霧,那多少是有點孤陋寡聞了。
在贛州大地上,自古以來就是好茶無數的,除了廬山雲霧茶外,還有狗牯腦茶、婺源綠茶等等。但今天我們主要說的是江西的另外一款茶,從沒落到品牌價值位居全國第二的「寧紅工夫」。
我們一起先來看看寧紅經歷了什麼?寧紅的前世今生:
▶品質改進,香溢海外
寧紅茶是我國早期的一款工夫紅茶,主要產自江西省的修水縣,起源於乾隆晚期(約1785年)。
在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修水縣制茶人士——羅坤化對寧紅茶進一步改良,精選優質的鮮葉,經過人工剔除茶梗、去末、制茶等多道工序,最終使寧紅茶具有香高味濃,茶湯紅亮等特點,深受不少茶商的認可。
改進後的寧紅茶問世後,很快就名聲遠揚,外銷海外。1892年-1894年,修水每年出口寧紅茶30萬箱(約7500噸)給俄商,占整個江西省出口茶的80%。
到1904年,寧紅茶已經成為了清朝貢茶;1915年時,寧紅茶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參加評選,榮獲最高榮譽——甲級獎章,名聲一度碾壓茅台。
▶昨日輝煌,今日嘆息
由於受到戰爭影響(一戰),內戰外辱,中俄貿易中斷,到1933年時,寧紅嚴重減產,寧紅的出口量僅剩4000餘箱,大片茶園荒蕪,茶莊倒閉,茶市凋零。到1949年,修水縣寧紅的產茶僅剩7000擔。
▶企業重組,做大做強
直到解放後,寧紅茶才逐步得到恢復,茶園面積逐年增加,當地相關部門將修水縣的其它茶廠全部整合到寧紅旗下,並於2010年引進北京企業更香茶業集團的加入,聯合寧紅做大做強。
2015年寧紅茶在意大利舉辦的米蘭世博會上獲得專家們的認可,榮獲「公共品牌金獎」,實現了寧紅茶百年再現輝煌。根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公布的2021年中國茶葉產品品牌價值結果顯示,寧紅位居全國第二。
雖然幾經沉浮,但好在寧紅的結局還算完美,最終崛起,走出了困境,重回大眾視野,也成為了江西的代表企業之一。不過相比之下,國內另外一款紅茶命運就有點不同了,雖然有品質、有口碑,但卻因為沒有積極推廣,而無伯樂賞識,最終落得只能偏安一隅無人識的結局。
▶仙霧鳳茗
這是一款產自四川宜賓的高山紅茶,與當地有名的「川紅工夫」茶產地相同,均來自筠連縣,屬於四川「十大名茶」——天府龍芽系列。
它的產品定位是只做大眾喝得起的口糧茶,因此價格實惠。但由於山區經濟、交通不發達,消息閉塞,導致這款茶的名氣一直不大。
雖然後來在國家助農扶貧項目的幫助下,漸漸有所起色,但是也僅僅是在當地有名,在省外並沒什麼名氣。論品質,這款茶也是不屬於大牌茶的。
這款茶產自海拔900米以上的高山茶園,當地土壤富含腐殖質,常年雲霧繚繞,晝夜溫差大,陽光只能漫射,有益於營養物質的積累,製作出來的紅茶具有「香氣濃郁、滋味回甘」的特點。
它的干茶條索挺秀無雜質,顏色烏潤;沖泡後的茶湯呈現橘黃色,清澈透亮,品茶時有一股濃郁的花果蜜香縈繞在鼻尖,讓人沉醉;咽下後,舌底生津回甘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