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發展是我國規模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肉製品)也是我國最大的肉類供應商(生鮮豬肉),主要業務可以分為生豬屠宰及肉製品兩大業務板塊:屠宰驅動營收增長、肉製品貢獻主要利潤
生豬屠宰:營收增長較快,營收佔比逐年遞增,但毛利率較低(2020年毛利率7.17%)。
肉製品:營收增長緩慢,不過毛利率較高(2020年毛利率30.54%),為公司主要利潤來源。
生豬屠宰產成品為生鮮豬肉,分為熱鮮肉、冷鮮肉、冷凍肉,雙匯以冷鮮肉為主。
肉製品根據生產工藝可分為高溫肉製品和低溫肉製品,高溫肉製品以火腿腸、罐頭類為主,其中雙匯王中王為公司明星產品。
低溫肉製品如培根、火腿切片等,目前在我國發展較為緩慢。
成長盈利能力
2010-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在小幅波動中呈增長趨勢,年均複合增長率5.8%,增長緩慢,但公司毛利率、凈利率穩定。
資產負債結構
資產負債率低,可用資金充足,而固定資產佔比越來越低,效率提升。
營運能力
總資產周轉率2.33,高周轉模式。
費用佔比下降,成本管控佳。
行業對比
未來展望
1、競爭格局分散
高溫肉製品:雙匯和金鑼佔據了超過80%的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高。
低溫肉製品:雙匯佔比15%,雨潤佔比6%,行業前四合計佔比約25%,集中度較低。
屠宰行業:雙匯、雨潤、龍大肉食生豬屠宰量合計佔全國屠宰量僅約4%,其中行業龍頭雙匯佔比約2.35%,行業內相互爭搶養殖生豬原料,結構性失衡,屠宰全行業產能利用率僅為30%-35%,產能利用率過低,盈利微薄,屠宰量增加,利潤率增加。
此種格局,源於生豬養殖集中度低,全國範圍內屠宰廠眾多,競爭極度分散化,使大型規模化屠宰企業較難獲得穩定的生豬供給。
根據農業部生豬生產發展規劃,預計2020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達到52%,生豬養殖集中度進一步增加。
2、消費升級
隨着安全、健康、便利性,我國肉類產品結構正在持續調整,肉類產品深加工率也將進一步提升。
以美、日、歐發達國家來看,冷鮮肉(非冷凍肉)佔比達到90%以上,受制於冷鏈運輸和儲存條件,目前我國冷鮮肉還在發展中。
冷鮮肉(商超)相比熱鮮肉(農貿市場)更安全健康,同時又具備新鮮鮮嫩特性,市場佔比逐步提升。2008-2018年,市場佔比由7.9%提升到32.5%。
低溫肉製品(如火腿切片)新鮮、健康、優質,明顯高於高溫肉製品(如火腿腸)。
低溫是指在較低溫度(0-4℃)環境下,抑制細菌生長,同時又能保持肉類原有營養和固有風味。
總結:
雙匯規模最大、成本管控佳、利潤率顯著高於同行,成熟穩健、盈利能力最強,但營收增速慢,成長性不足,市盈率主要在10-20倍之間波動
次維空間 202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