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兒子約同學來家玩,晚上,我帶他們去吃飯。吃飯時,得來點喝的。
點喝的時候,兒子說,我不喝碳酸飲料、也不要含糖的,我要尖叫或是脈動,運動飲料就行。另外兩個小朋友也附議,我們也不要碳酸的,也不要含糖的。
我很好奇,問他們,為什麼不要碳酸飲料,我記得你們之前很喜歡喝的。
他們說,因為對身體不健康呀。
我說,你們是從哪裡知道的?
他們說,我們是喜歡運動的人,運動的人都知道喝碳酸飲料對身體健康不好,含糖的飲料也是。
小小年紀,能懂得這樣的道理,也知道去照做,還是很令人欽佩。
假期里,適逢歐洲杯、奧運會,體育賽事一場接一場,兒子是體育迷,各種比賽看了個遍。
體育賽事看得多,認識的運動員就多,發生在運動員身上的故事,順勢就有了了解。
看電視的時候,有一場歐洲杯的發佈會,在發佈會上,兒子喜歡的球星C羅將面前的可樂挪走,舉起礦泉水,提醒大家喝水更健康。健康的飲食,是C羅身體狀況長期保持最佳狀態的原因之一,也是他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因此可樂是他絕不會觸碰的飲料。這個視頻,被兒子收入眼中。
奧運會上,蘇炳添創造了亞洲田徑新的記錄,獲得了「亞洲飛人」的稱號,兒子對蘇教授的事迹也很有興趣,搜索了很多關於他的小故事,有時候,也會跟我們分享。
還有一次,吃早餐時,他和我聊起了全紅嬋跳水時精彩表現,言語中,滿是激動與崇拜。我順勢跟他分享了一個關於全紅嬋的小故事。
全紅嬋有一次比賽完,回家休息。在家時,經常去小賣店買零食吃。原本有10天假期,只過了3天,教練就把她接回了訓練學校。
兒子問,為什麼呢?
我說,因為教練考慮到,她在家,不能嚴格做到控制飲食,會影響身體健康,影響訓練效果,所以,提前把她接回去。
通過這些小故事,他了解到,一名運動員,想要取得優秀的成績,除了刻苦的練習,健康的飲食也是關鍵,這些觀念種在了他的心裏,無形中開始影響他。
人總是慕強的,希望學習優秀的人身上的品質、習慣、精神,孩子更是如此。
再加之,他自己喜歡運動,熱愛籃球,整個暑假,哪裡都沒去,都是籃球伴他度過。
他從心裏覺得自己也應該向那些優秀的運動員看齊,從飲食、運動上,逐步對自己有了要求,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當然,他不可能完全做到棄碳酸飲料,棄含糖飲料,畢竟他還是個10多歲的孩子,但他和小夥伴們已經有這個意識,就是好的開始。
孩子的成長中不是只有學習, 引導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觀念,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