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平(王志平)
來源/平日記(love13077388867)
看了《峰爆》。
影片結束後,感覺跟一個朋友說的一樣一樣:
我看了兩場峰爆
每一場人都很多
卻沒有一個人在結尾的紀錄片部分退場
哪怕影院提前打開燈
影片內外突然就重合了
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
繼《戰狼》、《中國機長》、《紅海行動》、《中國醫生》、《懸崖之上》(可直接閱讀: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心向黎明,卻向死而生)等之後,說《峰爆》是中國式大片,一點也不為過。
在災難面前,一個個平凡的英雄挺身而出,把自己置身生命之外,護佑了絕大多數普通民眾的安穩。
中國人創造的偉大奇蹟,應該由我們自己在大銀幕上呈現出來!
這呈現的結果是,災難題材電影《峰爆》開畫前的淘票票點映評分就拿到了9.4分,貓眼甚至達到9.5分。
開畫首日,《峰爆》成為當之無愧的單日冠軍,正式上映7天已斬獲3億多的票房。
看完電影,只想衷心呼籲:多點這些錚錚鐵骨的電影,少點娘炮,多點老戲骨,少點流量小生小花。
現在的孩子們,更應該多看看這樣的大片,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有信念,心中有愛、腳下有路、眼裡有光的中國人。
01
鐵道兵的力量
看完這部影片,讓我深深記住了這樣一個群體---鐵道兵。
央視新聞報道過:
在成昆鐵路沿途
幾乎每個新建火車站
都有一個烈士陵園或墓地
有2000多人因築路犧牲
平均每公里,就有兩名烈士默默守護
《峰爆》導演李駿曾說:
我們用敬意和懷念來完成這樣一部電影,以讓更多中國人知道,曾經有一支軍隊叫鐵道兵,在和平年代奉獻犧牲,為我們今天的生活,付出了獻血和生命的代價。
首映禮中,來自國家隧道應急救援中鐵十七局的胡東坡說:
感覺身臨其境,記得2019年一次隧道塌方搶險,我們連續奮戰十幾個小時,看到影片中那些救援場面,就與我所經歷的一模一樣。
網友「介二」說:
父親就是鐵路人,一輩子都奉獻給鐵路。小時候甚至一年都見不到幾次,印象里天天在外出差,一次就好幾個月。
我們今天能夠坐上跨越萬里的高鐵,一日之內來回幾城穿梭,能夠飽覽祖國的美麗山河,朋友圈內刷屏美景 都應該感謝老一輩的鐵路人拼了命的付出!
感謝峰爆,用最浪漫的手法,向鐵路人致敬!
修建了十年的隧道,高鐵地質條件複雜:山體類型多、地下暗河和溶洞不斷、山崩地裂,泥石流,地震、縣城16萬普通百姓的生命安全......
驚心動魄的畫面一幕又一幕。
現實里所受的災難,其實比影片里的更惡劣更殘酷,但一個又一個、一群又一群的鐵路建設人,扛起了這個重擔,危在旦夕卻毫不在乎!
他們齊心協力各司其職,把一份份個體的力量匯聚成河,成就了中國安全。
有網友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
我父親就是鐵道兵,重慶的山路山洞都是他們開拓出來的,而每建幾公里的路就有一個戰友永遠留在了那裡。
著名作家嚴歌苓有多年鐵道兵的經歷,她在《你遲到的許多年》這樣說:
我創作的初衷是因為佩服鐵道兵,他們是和平年代最英勇善戰、最有自我犧牲精神的鐵之部隊。
請致敬每個時代,屬於我們自己的英雄!
02
演員們的力量
一部電影,不管題材再好,如果演員不給力,自然就撲街了。
《峰爆》神奇的是,每位演員,都讓人感覺不到是在演戲,而就是在當時情境中的當事人。
客串的實力派演員有李光潔、張譯、張國立、周曉鷗等,他們的演技毋庸置疑。
而主演黃志忠、陳數自然也不用說,塑造的形象很立體。
第一主演朱一龍,在之前的《叛逆者》里已經打實了基礎。
他一直的理念是:
我一直覺得,用戲說話,才是對觀眾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負責,這是我作為一名演員的初衷。
他也是這麼做的。
在《峰爆》開拍之前,朱一龍做足了準備,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在攀岩館中訓練。
在實地拍攝的過程中,他更是力求完美。
動作導演在紀錄片中評價他:
威亞的力只給了一部分,90%的動作是靠他自己完成的。
特別是最讓人震撼的那場暴雨中徒手攀岩戲,是實景完成的,為了這段戲,朱一龍和黃志忠掛在懸崖上淋了一個月的雨。
因為演員們的到位,電影里呈現了太多的好鏡頭:
我知道有可能回不來,但值得!
我必須跟我的兵在一起!
飛機再一次飛回來救人
......
03
中國的力量
何其有幸,生長在我泱泱中國!
災難面前,生命至上。
去年疫情,國家二話不說就建成了火神山,火速救治。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國民眾,生生不息傳承着中國精神。
網友「一枚冰激凌」說:
《峰爆》讓我最感動的點其實是,整部影片最大的敵人就是天災,所有的劇情都很順,一些小的摩擦也會在生命面前很快統一步調,這就是中國人!
在災難面前,我是被救的人,我就全力配合,有能力的話我也要救人;我是救援人員,我會不惜一切代價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哪怕犧牲自己;所有中國人,萬眾一心對抗天災,沒有人拖後腿,沒有人退縮!
網友「一米」說:
以前看災難片就看一熱鬧,結果7月份親身經歷過鄭州水災之後,再看到這個峰爆的預告片,就有了不一樣的感觸。
咱們中國的救援和國外的救援有着極大的不同,每一個普通人在災難發生時都可能成為英雄,這次的鄭州水災我見到了太多太多的英雄,感謝他們的挺身而出!
神州大地,正是有無數勇於擔當的人們,才能屹立幾千年不倒。
中華之幸,吾輩楷模!
最近,歷經四年拍攝的紀實片《1950他們正年輕》,那一個個鮮活的老兵故事,讓人忍不住熱淚盈眶。
最近,抗美援朝的烈士們,被祖國接回了家,1950他們正年輕,用鮮血捍衛了祖國和人民!
山河已無恙,英雄可歸家!
永遠銘記,正因為有了無數的平民英雄,才有了我們來之不易的和平年代。
最近,三位航天英雄完成神州十二號任務,太空歸來,三名健壯的宇航員全部都虛弱到無法站起來了!
這才是真正的明星!(可直接閱讀:致敬航天英雄:大國重器,國民之榮光,願凱旋而歸!)
這盛世,如所有的英雄們所願!
這盛世,值得讓每一個炎黃子孫擁有中國精神和中國的力量,把祖國建設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