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內地電影市場一片繁華,賈玲導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成為票房黑馬;
沈騰一躍以190億成為了票房冠軍,超過了黃渤;
你一定還記得六年前「開心麻花」的主打電影《夏洛特煩惱》,是怎樣以14億的票房位列國產點ing的票房季軍,最重要的是,這部「票房奇蹟」的喜劇電影投入真的不大……
總之,你看到了內地電影市場的空前繁榮景象。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但即便如此,很多影迷依然懷念那個「香港電影」繁華的70年代!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01 成也蕭何
香港電影全盛之時,可以說是「雄霸亞洲、虎視歐美」。
「兩周一成」(周潤發、周星馳、成龍)是公認的「巨星」,也是票房的保障!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周潤發開創了「賭神時代」,成龍開創了「功夫搞笑時代」,周星馳開創了「無厘頭時代」……
(就在昨天周星馳「黃金搭檔」吳孟達去世,對此不甚感懷感傷。我們記憶中的香港電影拼圖,又少了一塊~)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香港電影「賣座」成為不爭的事實,尤其是春節賀歲檔,全部是巨星坐鎮!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此時的劉德華、梁朝偉還未有一席之地……
王晶曾經做客《圓桌派》,竇文濤提了個非常經典的問題:
「為什麼電影市場錢越來越多了,環境越來越好了,反而片子的質量沒跟得上?」
王晶的回答也很經典,他說倆字「狀態」!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以前你回去睡一張單人床,吃一塊麵包就回來了,狀態好。現在你住大別墅了,開奔馳了,然後給你特別多的東西配合。你狀態下去了。」
這就導致很多以前能做到的事,現在做不了了。
其實,這句話應證在各行各業,「狀態」不在了,「情緒」不在了,便很難有優秀作品產出了。
王晶不愧為王晶,在行業里摸爬滾打成了「大家」。
懂行情、懂自己、也懂眾生。說得道理,甚至放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是通用的。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期間他還提到了「飛紙仔」。
「飛紙仔」就是在電影開拍前,劇本還沒有出來,或者在一遍遍修改,這邊開機,那邊刷刷寫劇本,劇本傳來傳去,飛來飛去,修修改改,增增刪刪……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當年程小東拍《倩女幽魂》、劉偉強拍《古惑仔》都要等徐克和文秀的「飛紙仔」。
說明了香港電影製作周期之短之快!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究竟有多快?
周星馳吳孟達首部合作的電影《賭聖》,拍攝時期一個多月,但票房破天荒地突破了4000萬,一舉奪得當年冠軍的寶座!
從此,周星馳和吳孟達的搭檔,橫掃香港電影界。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據李健仁回憶,他參與的從開機到上映最快的一部港片,是吳鎮宇導演的《9413》,只用了10天!
其次是吳鎮宇主演的《古惑女》,也不過12天。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魏君子在他的書籍《香港電影演義》中提到,
較之好萊塢奉行專業分工、各司其責,港片黃金時代的影人則擅長全職多能、集體創作。
如陳勛奇拍電影就經常身兼監製、導演、主演、配樂、武指數職於一身,
徐克、許冠文、曾志偉、岑建勛、泰迪羅賓、王晶這類全才更比比皆是。
但對於徐克、杜琪峰、麥當雄之流而言,在保證按時交片的前提下,
現場即興發揮、隨拍隨改、有時停工有時趕拍,
恰恰是港片時代最正常不過的作風習慣。
在這種憑藉「靈感」創作中,出產了不少優質好劇!例如86年周潤發的電影《英雄本色》創了票房紀錄。
《請回答1988》劇照
我在口碑好劇《請回答1988》裏面還看到了它的身影,五位韓國中學生,痴迷地追着香港那一時期的香港電影及裏面的明星~
02 敗也蕭何
同樣以《英雄本色》為例,周潤發《英雄本色》「小馬哥」形象深入人心。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發哥用美金點煙,可能是香港電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鏡頭。)
電影製作人和投資人也不傻,繼續跟拍第二部的續集。
值得一提的是,吳宇森在美國導的這部分《英雄本色續集》也是沒有劇本,全程只按一個故事大綱拍攝。
影片借前集餘威仍能斬獲2200萬票房(在那個年代已經是不錯的佳績)。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香港電影演義》一書,不僅生動客觀地介紹了當年香港電影的「風起雲湧」,作者還提到以《英雄本色》為例,電影背後的內幕故事:
《英雄本色》大收旺場,惹動向氏兄弟找麥氏兄弟跟風開拍黑幫英雄片,並打出
周潤發、劉德華、萬梓良、李修賢、楊群、柯俊雄、劉嘉玲、王小鳳「六王雙後」的明星牌。
確定演出陣容後,麥當雄立即召回已經單飛的編劇文攜去見向華勝。
可憐文小編被向大哥逼着在4天之內寫齣劇本,於是永盛與麥當雄兩家公司迅速趕齣電影《英雄好漢》上映,票房收近1900萬港幣,成績不俗。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本來這事兒告一段落,圓滿收場也挺不錯的。
但永盛覺得《英雄好漢》還有許多已拍的素材未用,廢棄不用實在可惜,不如再剪出一部前傳來。
為了保證再賺一筆,永盛與麥當雄決定在前傳《江湖情》中增加一個重要人物作為新賣點——當紅歌星譚詠麟飾演「麥英雄」,僅用4天就補足譚詠麟的戲份。
一剪輯,一拼接,一部前傳《江湖情》製作完成,電影公映後,票房達到2100萬!
其實這種手段「廢棄素材的回收再利用」,不僅能讓電影公司又賺一筆,還是港片「製作機動靈活」的一次絕佳體現~
不過,難免會被人話病為「投機取巧」,偶爾為之尚可,變本加厲只會搞殘港片。
說了這麼多,不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
它為讀者展現了香港電影界銀幕下的「江湖」,講述了港片的興衰「秘史」......
03 六位電影大佬聯袂推薦
對於一個偽港片迷來說,拜讀魏君子這兩本書多少會帶一點獵奇感。
因為無論是「譚張爭霸」還是「四大天王」,香港的影藝圈和它的電影及音樂一樣令人着迷~
讓我沒想到的是,從《香港電影演義》到《香港電影往事》,各種香港名導名人的八卦及人物生平錄......
一開始讀,就根本停不下來!
記得上一次帶給我如此引人入勝的觀感,還要追溯到中學時期讀金庸的小說~
對於熱愛電影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奇書。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書中的鄒文懷、施南生、向華勝、麥嘉、泰迪羅賓等人,他們是香港電影圈內部、且極具行業權威性,一般的媒體人根本接觸不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這些人可能需要有靠得住的人介紹和引薦才能有機會接觸,更別說裏面還有如此深入、高含金量的自述。
而採訪他們的媒體人必須對香港電影有很透徹的了解、對影史八卦如數家珍,甚至做到反客為主,才能成功「撬開」他們的嘴~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所以說,電影記者如果只是浮皮潦草地做個採訪、出篇新聞稿,門檻很低;
但想要做到《香港電影往事》中任意一篇的深度,門檻真的太高了!
歷史都是一面鏡子,更何況電影?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在此牆裂推薦讀一讀這兩本書——《香港電影演義》、《香港電影往事》。
它們也是徐克、施南生、劉偉強、爾冬陞、甄子丹、文雋六位電影人聯袂推薦的書籍,僅此一點,也是值得收藏。
(作者: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