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冷戰時期,全球最大核動力巡洋艦,它到底「大」在哪兒?

巡洋艦在一戰以及二戰的時候還是很吃香的,但是隨着驅逐艦的誕生,巡洋艦就逐漸被很多國家遺忘了,因為巡洋艦和驅逐艦在定位以及功能上有很多重疊,而驅逐艦則比巡洋艦更加靈活,發展到現在也就只有少數國家還在建造巡洋艦了。蘇聯在美蘇冷戰期間建造過一艘巡洋艦,被命名為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被稱作是全球最大的巡洋艦,那麼你知道這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到底大在哪裡嗎?有哪些別的軍艦比不上的地方?

首先肯定就是噸位很大了,第一艘基洛夫級巡洋艦的噸位達到了28000噸,已經接近一艘輕型航母了,是當時除了航母以外噸位最大的軍艦,後來蘇聯又建造了幾艘基洛夫級巡洋艦,噸位基本都在22000噸的樣子。之所以要把它建造得這麼大,主要是因為那段時間蘇聯高層對大型武器可謂是情有獨鍾,什麼東西都是能造多大造多大,像有史以來體積最大的炸彈大伊萬,以及體積最大的核潛艇「颱風級」,都是那段時間建造的。

既然噸位這麼大那它的發動機肯定也是很大的,如果發動機的體型小了,能夠提供的動力自然也是有限的,基洛夫級巡洋艦肯定就不可能在海上自由航行了。這艘巡洋艦上一共搭載了2座壓水堆以及2台鍋爐,而且還使用的是核動力,總功率加在一起已經達到了15萬馬力,可以說是相當驚人的了,很少有軍艦比得過。

另外它的內部空間也是非常大的,雖然不像航母那樣能裝很多艦載機,但這就意味着它可以搭載更多的種類更豐富的導彈,光是遠程艦空導彈以及近程導彈加在一起就有兩百多枚了,另外還有數座全自動炮,簡直是一座海上移動導彈庫,別國的巡洋艦想在火力方面追上基洛夫級巡洋艦可以說是非常難的。

當初蘇聯還是建造了好幾艘基洛夫級巡洋艦,但是現在其中的大部分都已經退役或是直接封存了,主要還是因為俄羅斯自身的經費不足,養不起這麼多大噸位的巡洋艦。不過俄羅斯海軍還是保留了兩艘下來,其中的「納希莫夫海軍上將」俄羅斯是希望拿來改造升級的,但是具體什麼開始就不知道了,總之應該是非常遙遠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