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放跑美軍,師長要槍斃連長,得知冰雕連集體犧牲,難過大哭

浴血三八線50:抗美援朝70年70人之戴克林

作者:相忘於江湖

1950年12月3日,下碣隅里志願軍20軍59師師部。

師長戴克林在地圖前反覆看了好幾遍,和幾個師領導說:「人家一個松骨峰,38軍都萬歲了,咱們打得怎麼樣,怎麼死鷹峰177團那邊一點動靜也沒有?」

這時一個參謀跑來報告,美軍陸戰1師的大隊人馬已經通過了死鷹嶺,正在向下碣隅里而去。戴克林一聽勃然大怒:給我接177團,把這個連長給我斃了!

電話線還沒接通,電話鈴先響了,戴克林聽到一半,扔下電話嚎啕大哭……

開國少將戴克林

一、雪地里的冰雕連

電話是177團政委胡益打回來的,防守死鷹峰兩個山頭的1營只剩下60多人,全部凍傷失去戰鬥力,不要說開槍,就是爬也爬不下來,已經派人把他們背下來。

堅守1519高地的177團2營6連更慘烈,全連125名戰士除了1名通信員和1名掉隊的戰士,全部凍死在雪地里。上海戰士宋阿毛身上發現了一張紙片:

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冰雪啊!我決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們的陣地上。

戴克林聽到這裡,才忍不住放聲大哭。政委何振聲還在一邊緊着安慰他:「師長,你不要這個樣子……」可是話還沒說一半,自己一下失聲哭的比戴克林還厲害。

二、最怕冷的戴克林遇到最冷的冬天

20軍59師師長戴克林,在戰場上穿着打扮非常與眾不同。

其實這並不是他在抗美援朝戰場的首創,早在解放戰場的兗州,戴克林就經常頭戴高級貂絨皮帽,身穿薄棉衣,腳穿皮鞋。儘管這樣,在別人眼裡,他還是冷得直哆嗦。

由於多年征戰,戴克林鼻樑、屁股、左腿和腳底板,從頭到腳到處是傷。一到天氣變涼,受罪的日子就來了。沒想到越是怕冷,入朝第一戰就在冰天雪地的長津湖,戴克林傷病經常發作,即使身穿一副奇怪打扮,也無法遮擋零下30多度低溫。

12月29日,是彭總給部隊下發「38軍萬歲」電報的日子,戴克林不放心凍傷的戰士,專門讓作戰科科長龔欲民到醫療隊傳達一下,千萬不要隨便鋸腿鋸胳膊。

醫生一句話不說,把龔欲民帶到棚子:把傷員的鞋一拿,腳也掉了下來。第二個好歹把鞋子脫掉了,龔欲民輕輕一碰傷員的腳,腳趾頭掰下來了。龔欲民愣在那裡流淚,傷員一點兒不覺得疼,獃獃地看着他們。出了棚子,醫生問:要腳,還是要命?

聽到龔欲民的彙報,一向幽默風趣、愛開玩笑的戴克林,半天沒說出一句話。

志願軍戰士在冰天雪地進攻美軍

三、周文江和英雄的5連

59師177團負責防守死鷹峰,只看這個名字就可想見山上的環境。副營長周文江和5連奉命防守西興裏海拔1376米的高山兩個小山頭,後來命名為1376高地。

28日一大早,美軍4輛坦克和步兵就向陣地撲來。周文江命1排正面阻擊,2、3排側後迂迴,炸坦克小組用手雷把最前面一輛坦克炸廢,活捉了兩名坦克兵。

第1次進攻被擊退,戰士們利用美軍大炮炸開的大坑抓緊修築工事。第2次進攻被擊退時,陣地前已有15具美軍屍體。到了第3次進攻,美機調動了10幾架飛機輪番轟炸,炸彈和凝固汽油彈傾瀉而下,陣地上一片火海。周文江幾個人褲子燒了起來。

旁邊兩個通信員使勁喊:副營長,快把棉褲撕了。火撲滅了,可不到10分鐘穿單衣凍得不行,只好不停地跑來跑去,怕一停下就凍死了。戰鬥間隙,戰士們從打壞的汽車美軍屍體扒來幾件軍大衣,周文江和幾個戰士這才停下腳步。

一直堅守到12月5日,5連加上傷員才20多人,全部凍傷失去了戰鬥力。1376高地變成一片焦土,斷枝殘葉還在燃燒,山頂被削平布滿彈坑,山上沒有一棵樹。

13個骨幹班長只剩下1個李明坤,全連120多人,戰鬥結束坐在一起開會只有20多人。戰後,5連榮獲「一等功臣連」,周文江被授予「二級戰鬥英雄」。

美軍炮兵陣地

四、無助的水門橋和沉寂的1010.7高地

177團2營6連集體被冰凍犧牲,西興里防禦就這樣被突破。

但死鷹嶺阻擊戰,美軍幾十輛坦克幾乎全被炸毀。美陸戰7團和5團損失了一半,僅戴維斯1營就損失260多人。陸戰5團團長默里到達下碣隅里時,精神接近崩潰。

美軍突破了死鷹嶺,面前還有一座水門橋。在12月1日和4日,志願軍兩次炸毀大橋,可是美軍工兵一天就能修好,這和百團大戰日軍修復鐵路的快速如出一轍。

第三次,爆破小組把橋墩都炸爛了,這才放心地撤離。但萬萬沒有想到,為了拯救美陸戰1師這支王牌,總統杜魯門和國防部幾天徹夜不眠,動用大型運輸機把日本製造的8組鋼橋樑組件成功空投到下碣隅里。一天一夜後,一座鋼鐵橋樑架設完畢。

當美軍坦克隆隆駛過水門橋的時候,通往古土裡最後一道屏障就只剩下一個1010.7高地,上面有兩個連隊駐守:6018012連、8124225連。

可是,這兩個連隊也都成建制地凍在冰雪陣地上,成為了一個個凝固的冰雕。

撤退中士氣低落的美陸戰1師

五、零下30°,讓史密斯逃過一劫

被四面合圍的美陸戰1師少將師長典利弗•P•史密斯,終於打通死鷹嶺福克斯高地(我方稱1519高地),又突破1010.7高地,到達下碣隅里,又南下西古里。

20軍和27軍能參加戰鬥的部隊,不分編製在後面緊追,美陸戰170個小時僅僅走了20公里,可是志願軍戰士凍得雙腳不聽使喚,眼睜睜看着敵人如蝸牛一般撤退,

作為後備軍的26軍,因為美機的轟炸和惡劣的天氣,一直沒趕到主戰場。

美軍陸戰一師師長史密斯

12月6日,美軍從下碣隅里大撤退。臨走還沒忘炸毀基地,然後用推土機碾了一遍,堆積如山的食品、衣服、彈藥,被潑上汽油燒掉。追趕而來20天沒吃過一頓飽飯的志願軍戰士,眼看熊熊大火燒掉食品和大批給養,一個個心疼的直跺腳。

史密斯後來對記者回憶話:我們不是在撤退,只是換一個方向進攻。美國軍史學家也把長津湖最漫長的撤退,看成是和敦刻爾克大撤退一樣偉大的戰略大撤退。

戴克林和頑強的59師拼盡全力也沒能擋住美陸戰1師,只不過戰士們不是敗給了敵人,而是輸給了不可抗的寒冷天氣,也給我軍後勤保障提出了嚴峻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