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擁有多少錢,才稱得上「有錢人」?銀行,97%可能不達標?

招商銀行最新報告扔出了一顆重磅炸彈:14億人口中,金融資產超1000萬的家庭僅15.3萬戶,佔比0.015%。換句話說,這些"真正的有錢人",數量相當於北京朝陽區一個街道的人口規模。

這數字真的讓人倒吸一口涼氣。而更殘酷的是,約97%的人群存款甚至不足50萬元。

02

那些"看上去很有錢"的人,真的有錢嗎?

胡潤研究院把富裕家庭門檻定在600萬總資產,我看完只想問:這是認真的嗎?一線城市一套千萬房產,扣除房貸等負債後,凈資產可能還不到300萬。

真要算賬,普通家庭資產結構是這樣的:77%是房產,23%包含車輛、傢具等非流動性資產。現金流?別提了,可投資現金基本不足百萬。

那種開着寶馬住着大house,過年過節到處撒錢的人,背後可能是驚人的負債。央行數據剛剛扔出一個驚人數字:全國人均存款約11萬元,三口之家平均存款33萬元。

但這還是平均數!實際上5%的富人擁有47萬元人均存款,剩下95%的人均只有2.4萬存款。"平均數"這種東西,就是專門用來騙人的。

有人會說:我在大廠工作,年薪50萬,我很有錢好吧?別急,就算這樣,按照當前的標準,不吃不喝都得存20年才能勉強達到"有錢人"的門檻。

而且看看這些高凈值家庭都是什麼成分:54%為企業主(靠公司估值、股票套現和分紅),34%為年薪百萬的金領(如投行高管、互聯網總監)。你確定普通人能靠工資跨越過去?

03

年輕人的"負翁"生活,誰懂?

更驚人的是90後的財務狀況:86.6%都處於負債狀態,平均負債率高達41.75%。動不動就說年輕人月光,攀比消費,可實際上大部分負債都是房貸、車貸和教育支出。

收入增長哪有房價和教育成本漲得快?北大的研究指出,財富前1%的家庭掌握了41.4%的社會財富,而底層50%家庭只佔可憐的6.4%。

有人不信?那就看看真實的例子:某985高校畢業生工作5年,月薪從8000元漲到了1.5萬元,看上去不錯吧?但每月要還貸1.2萬元,月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000元。這還是名校畢業生!

高凈值家庭子女年均教育投入達285萬元,報什麼班?馬術、基因工程課程。普通家庭呢?每小時800元的奧數課都要考慮再三。階層差距就從娃娃抓起了。

04

真正的財富自由是什麼樣子?

與其花時間羨慕那幾個頭部富豪,不如先給自己做個"財務體檢":你的負債率多少?有幾個月的應急存款?可投資資產佔總資產多少?

很多人以為的財富自由其實是"紙上富貴",一堆背着貸款的固定資產,看上去身價不菲,實際一旦失業就會現出原形。真正的財富自由是抗風險能力:失業能撐幾個月不慌?父母突然重病能拿出多少錢來?

普通人存夠50萬元需要不吃不喝40年(按人均可支配收入3.92萬元/年計算),這還只是達到"基本財務安全"的門檻。看到這裡,有多少人開始懷疑人生了?

在大城市買房、養車、養娃的普通家庭,每個月還完貸款後能剩下多少錢?大概率是個位數。而從2003年到現在,高凈值家庭的門檻從600萬漲到1000萬,漲幅66%,遠超同期CPI漲幅27%。

對普通人來說,比起追逐那遙不可及的"千萬富豪"標籤,不如學那個接外包年入20萬的程序員,踏踏實實增加收入來源,減少不必要開支,把"有房無貸+健康現金流"作為第一目標。

畢竟,真正的財富不是比數字大小,而是擁有真正的選擇權和安全感。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果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