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生產大崩潰,稱俄羅斯制裁讓夢想客機交付成泡影

美國航空巨頭波音公司將787夢想客機生產受阻的困境,直接關聯到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所帶來的連鎖反應。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揭示,由於關鍵組件供應短缺,波音警告投資者,2024年度其旗艦寬體客機的交付量將無法達到原定目標。

核心問題在於波音787夢想客機的環境控制系統中一種調節電子設備溫度的熱交換器,這一組件是由美國rtx公司旗下的柯林斯航空航天部門與莫斯科hs-nauka公司合作生產的。然而,隨着俄烏衝突升級,該合資企業在2022年3月被解散,作為對俄制裁措施的一部分,導致供應鏈斷裂。

儘管rtx迅速將生產轉移到其位於美國和英國的新生產線,初期還能勉強滿足波音的低產量需求。但隨着波音加速提升夢想客機的生產速率,熱交換器的供應隨即捉襟見肘。波音ceo戴夫·卡爾霍恩在4月份坦承:「制裁發生後,供應商的生產能力已無法匹配我們的步伐。」

本周,波音不得不向投資者傳達了一個不樂觀的消息:由於熱交換器和機艙座椅供應雙重短缺,今年的交付量將低於預期。公司預告,短期內生產節奏將放緩,但有信心至2024年底,月產量將回升至5架飛機。據統計,第一季度波音僅交付了13架夢想客機。

此外,據路透社此前報道,波音737 max機型的生產也遭遇挫折,月產量已降至個位數,這與1月份阿拉斯加航空公司飛機門塞故障事件後的製造問題緊密相關。737 max機型曾因2018和2019年的兩起致命墜機事故而陷入輿論漩渦,共導致340多人喪生。

近期,波音遭遇更多負面消息:一位前供應商僱員約書亞·迪恩在揭露737 max生產中存在放寬標準的問題後因病離世;另一前質量經理約翰·巴內特,原計劃在舉報波音的訴訟中作證,卻不幸在庭審前夕因槍傷去世,這些事件無疑給波音籠罩上一層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