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日 軍事擴張 是如何突破戰敗枷鎖的?

二戰的兩大戰敗國,如今已成軍事強國。德國日本軍事實力究竟有多強?德國在二戰後的軍事擴張歷程告訴我們,它們一方面通過巧妙的防禦旗號和美國的大力支持,逐步突破了戰敗枷鎖,重新擁有軍事力量。日本在二戰後也採取了類似策略,它一邊否認戰爭行為,一邊以自衛的名義發展軍事力量,並吸納二戰日軍軍官和老兵。

如今,德國計劃在立陶宛設立永久軍事基地,而日本也在推動與菲律賓互惠准入協定,準備名正言順地進駐菲律賓。這些動作展現出它們更大的野心。

讓我們回顧一下二戰時期的德軍和日軍戰鬥力。德軍曾在4小時內讓丹麥投降,4天內拿下荷蘭,號稱歐陸超級強國的法國堅持不到40天就淪陷了。日軍也曾在朝鮮半島中國、東南亞等地取得勝利。然而,在二戰最後階段,德國、日本都無條件投降。當時世界各國認為不能再讓這兩個國家擁有軍事力量了,因為它們實在是太危險了。

然而,這些戰敗國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西德和日本在冷戰時期得到了美國的支持,得以重建軍隊並重新武裝起來。西德的第一支空軍聯隊的隊長哈特曼是二戰德國空戰的頭號王牌飛行員。而日本的自衛隊則吸納了大量二戰日軍軍官和老兵。如今,日本的自衛隊已躋身全球前十。

所以,當德軍重新踏上蘇聯的土地,日軍也要重返菲律賓時,我們應該保持警惕。這些並非好信號。歷史告訴我們,戰敗國重新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後,往往會展現出更大的野心。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防止歷史悲劇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