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炮又慢又笨重,為啥各國不選擇又遠又快得火箭炮?

為什麼很多國家大力發展重炮?重炮射速慢,操作人員多,選擇增程制導、射速快的火箭炮不更好嗎?先說一下,這世上只有兩種火箭炮。

·一種就是很多國家的火箭炮,他們的是真正的火箭炮,射程百公里內,有個簡易的慣性導航裝置輔助,主打便宜炮彈的大面積火力覆蓋。

·另一種就是掛狗頭賣羊肉的假火箭炮,真戰術彈道導彈,射程、制導系統基本都是戰術彈道導彈的那一套,甚至戰鬥部也是。

很多同學聽到這就已經回過味來了,原來不是人家菜,而是不按套路出牌。誰說人家不發展火箭炮,人家管這種叫短程彈道導彈,是耍流氓叫的火箭炮。別忘了,要降低武器的敏感性,給對方"慫"的理由,還要緩解軍火出口對地區各國民眾的刺激。

所以看到幾百公里的火箭炮不要心氣爆棚,40年前他國就有人玩火箭炮了。鷹醬M270火箭炮發射的"長矛"戰術彈道導彈,射程高達300千米,第一次海灣戰爭時就發威過。能用戰術運輸機機動的海馬斯火箭炮也能發射戰術彈道導彈,大家還是要冷靜一些。

再回到話題上,既然火箭炮他國的短程彈道導彈這麼好用,為什麼現在各國還發展又重又慢的重炮?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大毛二毛戰爭就能看明白。

大毛經常會遇到二毛的近距離深埋火力點,這時候他們的反坦克導彈打不過去,大毛能請求軍司令部支援一發匕首嗎?或者龍捲風火箭炮肯定不行。你以為拍電影,電話一搖那邊飛機起飛就對着那個點炸。真實情況是,大毛進攻部隊能有輛坦克,他們就心滿意足的上了,哪敢奢求什麼火箭炮支援。

這就跟遇到個機槍火力點拿不下來請求上東風一樣,只能上大炮。大炮步戰100炮平射不行,就搞122平射,再換成155平射,打完收工。目前還沒豪橫到可以拿戰斧打帳篷的階段,老老實實的發展重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