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醫保政策出現調整,個人賬戶資金不再轉入醫保卡,有什麼影響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國家對於在醫保政策上,做出了不小的調整。比如在職工醫保上,一個比較大的調整,就是將單位繳費的部分劃入統籌賬戶,而不再劃入個人賬戶,同時醫保卡的報銷範圍和使用範圍都有所擴大。

不過,對於醫保的改革,並沒有就此結束,如今多地醫保政策又有了新變化。

多地醫保政策有新調整

近日,長沙市醫保局發佈公告,從2023年11月1日起,個人的賬戶資金將不再撥入本人的原醫保卡中,而是計入本人「記賬戶」,實行收支記賬管理。個人賬戶「記賬戶」資金計入額度、計息、支取和轉移管理等按原規定執行。

很多人看到這個,可能會誤以為是以後個人的醫保卡不會再有錢打進來了,實際上並非如此。

事實上,醫保資金劃入個人記賬戶,仍然是在個人的醫保賬戶中。它跟原來的把錢轉入醫保卡的區別,主要是管理的模式不同了。

原來的把錢劃入醫保卡時,參保人員可以通過刷醫保卡的方式使用裏面的錢。而在把錢轉入記賬戶之後,可以通過憑本人「醫保碼」(醫保電子憑證)或社會保障卡,刷卡(碼)使用裏面的錢。

這其實就相當於換了一張工資卡一樣,每個月打入個人賬戶里的錢不會出現變化,裏面的錢也可以照常使用,只是需要換一張卡用而已。這對於正常使用醫保賬戶的人來說,基本沒有什麼影響,為什麼這麼說呢?

作為醫保賬戶,正常使用無非就是就醫嗎、買葯時用。不過,有些人拿着醫保卡,可能就會有一些非正常的用途,比如套現、購買不在醫保卡使用範圍內的物件等等,這顯然有違醫保卡設立的初衷。

在將個人賬戶的資金劃入記賬戶之後,對於那些違規使用醫保賬戶的人,可能就會有影響了。而正常使用醫保賬戶的人,基本上沒什麼影響。畢竟把錢轉入後,轉入的錢沒少,醫保賬戶的使用範圍不變,其他的也都是按照原規定執行。

另外,對於參保人員原醫保卡里的存量資金,不會轉入記賬戶,餘額仍按原途徑使用。只不過在餘額用完之後,就沒有新的資金補充進來了,所以且用且珍惜吧。

當然,以上的調整,僅僅只針對長沙市的職工醫保參保人員,至於其他地方會不會有這樣的調整,還得看當地的政策,或者看以後會不會推廣開來。

除了上述城市外,還有一些地區的醫保政策有其他調整。

比如深圳,從10月份開始,就取消了醫保個人賬戶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非處方葯、家庭成員共濟使用等方面的門檻線。

海南省的醫保一個賬戶資金,除了原有的使用範圍外,還可以用於支付長期護理保險、政府支持的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的補充醫療保險和個人負擔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

那麼,對於醫保賬戶的這些調整,大家覺得是好還是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