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之事已經沒得商量,可所謂的美國政客卻頻頻發表出不當的「涉台言論」,引戰意味相當嚴重,中美關係也愈發嚴峻。
但是,美國一名退役軍官卻曾發表出不同意見,不僅直接指出美國政客並不了解軍事現實(僅指叫囂引戰的部分政客),還極力倡議,該「避免對華戰爭,放棄台灣牌」,那這具體又會是怎麼回事?
所謂的「新計策」又是否會影響我方發展與統一大業?
一:台海現狀如何
在深入分析美國方面的言論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台海現狀。
目前,兩岸統一大事尚未解決,雙方都在為此做準備工作,但走向卻大不相同。
我方仍在積極推進和平統一,依然在為統一做全面準備和預案,依然在提升我方軍事力量並出台相應政策,統一越來越近。
當然,由於「和統」已經不太現實,我方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若真的走到那一步,我方被迫使用武力,那也不會影響最後的結果,統一絕對是必然。
但對岸呢?
依然抱有「謀獨」幻想,不願意麵對現實。
從已經報道的消息中不難發現,民進黨當局依然在勾連外部勢力,對島內民眾的「精神控制」也沒有絲毫減緩,這意味着什麼?
「謀獨」。
要知道,蔡英文之流一直都想抱美國大腿,也想傍上這個大靠山,從而實現自己的「私利」。抱着這個目的,民進黨當局已經為美國送去了高額利潤,已然成為美國妄圖稱霸台海的「棋子」。
在此基礎上,民進黨當局及其島內的「謀獨勢力」依然沒有收斂之勢,再加上美國為其送去的「特殊信號」(再提涉台法案、對台軍售、兵棋推演獲勝幾率大、拜登稱可能送去援助),致使兩岸局勢依然高溫不下,統一大業也遲遲未能實現。
從兩岸行為中不難發現,「和統」的確不太現實,只有我方一方做努力是很難達到預期的,再加上美國的肆意插手與不當引導,「武統」概率逐步提升。
但是,這是最壞的打算,當下兩岸大多數民眾仍期待和平統一,輕易不可能動用武力,可能發生正面衝突的概率依然很低。可即便如此,美國部分政客卻依然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為了自己的選票無所不用其極。
他們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頻頻「引戰」,甚至將美國推上了「道德制高點」,妄圖讓美國坐享其成,以前如此,現在亦是如此。
但是,美國退役軍官丹尼爾·戴維斯卻「背道而馳」。
二:戴維斯觀點如何?新計策是什麼?
戴維斯曾就此事撰文,稱那些叫囂着要增援台當局,並與中方決一高下的美國政客根本不知道台海的具體情況,只是為了選票而趨炎附勢,逞一時之快罷了,若真的那樣做,美國是沒有絕對優勢的,甚至還可能因此付出慘重代價,這不切實際。
而對於美國「打台灣牌」之事,戴維斯也客觀分析了台海局勢與解放軍愈發強大的軍事實力,並着重強調了解放軍在台海施加的「軍事壓力」與「力度」,正面暴露出了美國執意增援台當局可能面臨的嚴峻後果和高代價:
①美國在台海沒有軍事優勢,無法把控局面,掌握主動權。
②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態度非常堅定,不可能發生變化,若真的走到那一步,必將竭盡全力保家衛國,在愈發強盛的解放軍面前,美國未必能佔據絕對優勢。
由此可見,戴維斯向外傳達出的觀點便是:美國應該避免與中國發生正面衝突,應該放棄「台灣牌」,以避免對華戰爭。
但是,戴維斯畢竟是美國退役官員,自然還是站位美國,立場不會跑偏,所以,他又給美國出了個新計策。
「組織一場全球性的制裁」。
具體來說,就是美國帶領着盟友和一眾「小弟」集體對中國進行一攬子制裁,其中包含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重點是經濟),再加上美國自身的「輿論優勢」,會給我方平添很多麻煩,發展受限是必然。
不得不說,這個法子的確算不上友善。
按照戴維斯說法,美國領頭「帶節奏」,並呼朋喚友共同圍堵中國,孤立中國,甚至將經濟制裁放於首位,那中國的經濟或將遭受重擊,若經濟命脈被斬斷,發展自然會受限,彼時,中國的經濟、軍事實力都會受到影響,美國則坐享其成。
或許在戴維斯眼中,若真到了那個時候,中國實力定會有所折損,美國再重新打「台灣牌」,那勝算會大得多,美國地位也將無可撼動。
着實狠毒!
三:未來局勢會如何發展
我們必須清楚:理想未必會變成現實。
從戴維斯的觀點中不難發現,他過於理想化,所給出的計謀與美政客一般無二。
政客是「直抒胸臆」,以相對強硬的「戰狼言論」表明對華態度,引戰明顯,風險的確很高。而戴維斯則採取「彎道超車」之法,提議先打壓制裁,先不動武,要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好的結果,要保住現有利益。
若追根究底,這兩種計策都是對美國有利的,都是為美國利益着想的,美國人什麼時候都會幫美國人,這就是現實。
就台海現狀及我方準備來看,統一是必然,美國妄圖「以台制華」的不軌願望終將破滅,美國專家的說法,的確不大現實。
台灣地區一直都是我國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早晚都是要回家的,在這個問題上,我方不可能有絲毫退讓。若美國真要持續插手台海事宜,並為台當局送去不該有的「援助」,那我方絕不會無所作為,解放軍絕不是吃素的。
任何時候,中國都不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