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美元一把AK47,再送2個手雷:亞洲「最大黑槍基地」有多猛?




亞洲「最大黑槍基地」有多猛?音頻:00:0010:50


前段時間,美國情報部門說,俄羅斯準備從朝鮮購買百萬枚炮彈和火箭。


紐約時報》報道俄羅斯正有意從朝鮮購買百萬枚炮彈和火箭


對這個消息,朝鮮、俄羅斯都沒有回應。


歐美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對俄羅斯的供應鏈產生影響。


拋開這一點不談,很多人可能沒想到:


朝鮮也賣軍火。


實際上,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朝鮮製造的輕武器系列一直很有市場。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便宜。


比如,AK47國際市場價通常要300美元左右,而朝鮮只賣不到200美元。


但你要問,這個世界上,AK47還有沒有比朝鮮賣得更便宜的地方?


答案是,有!


這就是亞洲「最大黑槍基地」——巴基斯坦的達拉鎮。


在這裡,一支嶄新的AK47隻要100美元左右就能到手,還會貼心地送你兩個裝滿子彈的彈匣。


達拉鎮上,別說AK47,只要你想要的槍支,都能給你造出來,還是全手工打造,質量也杠杠的。


那麼,達拉鎮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呢?


達拉鎮的傳奇也遍布西方網絡



巴基斯坦的槍支作坊有多強?


達拉鎮位於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以西約140公里的白沙瓦地區,全名是達拉·阿達姆·海勒(Darra Adam Khel)


達拉鎮位於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以西約140公里處


這裡的居民大多是普什圖人,也是巴基斯坦直轄的部落地區。


歷史上,普什圖人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部落化群體」,底層是以父親血緣為基礎的宗族,中層是以親屬關係組成的部落,最頂層則是各個部落和部落聯盟。


普什圖人只認部落長老,對管轄的政府根本不買賬。


由於普什圖人家家都有武器,又驍勇好戰,巴基斯坦歷屆政府對其只能進行「放養式」管理。


在達拉鎮上有一條大約長2公里的商業街,乍一看也和那些汽車維修店鋪、雜貨店沒啥兩樣。


這些售賣槍支的商店,門臉十分普通


可走近後,人們便會大吃一驚。


因為這些店鋪內很隨意地懸掛着各類槍支,琳琅滿目。


從人們熟知的AK47、M16、AR系列、MP5系列,到各種機槍,甚至迫擊炮火箭炮,應有盡有,毫不遮掩。


鎮上商店賣的槍支種類繁多,擺放也很隨意


甚至還有很多槍支,連武器專家看了都會一臉懵,因為從未見過。


但這很正常,因為達拉鎮最出名的是魔改槍支。


比如將AR和AK結合的混裝體,裝有波波沙彈匣的司登衝鋒槍,將游戲裏「火麒麟 AK」變為實物……只要客戶想要,沒有造不出來的。


店家向記者展示武器


鎮上還通過互聯網接單,其他武器製造公司因為成本問題不願意接的單,只要錢到位,這裡統統照單接受。


無論客戶需要什麼類型的槍支,看複雜程度,數日內總能交貨。


不僅半自動可以隨時改為全自動,還能根據客戶的需要,對槍支進行任意改造和添加載具。


這種個性化定製最受當地僱傭兵的喜愛,因為改造後的性能幾乎都秒殺同類武器。


各類槍支製造全憑工匠手工打造而成


武器質量完全不用擔心,儘管這些武器都是村民純手工生產,但經過了幾十年的技藝沉澱,性能與正規武器廠商的產品相差無幾。


要知道,在達拉鎮內,村落間早已形成完善的流水線生產模式。


有的村落專門負責製造槍身,有的則只生產槍械的彈匣,技術弱點的就負責造子彈、手雷等。


所有零部件生產出來後,再交給有經驗的老師傅進行組裝、調試,保證出品質量。


雖然是地下作坊,可有老師傅把關,質量也媲美正規品質


價格也很公道,可謂童叟無欺。


對了,這裡還提供一年免費保修服務。


全新槍支價格一律按同類產品的市場半價收取,二手槍支就更便宜了。


一支二手AK47售價50美元,隨便拿。


聊得開心,免費奉送兩顆手雷也沒問題。


除了最新的槍支,如果有人喜歡二戰時期的98K、春田步槍,或是魯格、毛瑟手槍,在這裡也能找到合適的藏品。


這樣的也能造


根據巴基斯坦有關方面的調查,境內各種地下作坊每年槍支產量在近百萬支,幾乎全部來自達拉鎮及附近地區。


至於子彈、炮彈和手雷等更是不計其數,因為實在太多,連當地人自己也算不清楚。


正因價廉物美,口碑又極好,中亞等地區的很多民間武裝都會將這裡作為武器採購的主要來源。



起源於辛酸的歷史


關於達拉鎮造槍的歷史淵源,一直眾說紛紜。


不過比較普遍的說法是19世紀中期,英國入侵阿富汗


戰爭期間,有位英國軍械師跟隨躲避戰亂的普什圖族人來到白沙瓦落腳,隨後將造槍技術傳授給了當地人。


普什圖族人原本就心靈手巧,很快就掌握了全部工藝。


這裡的能工巧匠能造槍,也能根據需要對槍支進行裝飾


歷史傳聞真相如何,已不可考,但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區造槍的幾乎都是普什圖族人,卻是客觀現實。


黑槍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製造出來的


如今,達拉鎮已經形成了一條從訂單到製造,再到販賣的黑色產業鏈,而且基本所有村民人人都會造槍。


看下地圖,不難發現白沙瓦距離戰火紛飛的阿富汗只有咫尺之遙,當地人不僅與同種同族的阿富汗普什圖族人武裝勢力情同手足,與中亞各國的民間武裝也常年有着密切的私下聯繫。


白沙瓦地處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交界地區附近


巴基斯坦的普什圖人不僅會造槍,長期擁有自己的武裝組織,還時不時與境外的武裝力量眉來眼去。


如此敏感的地區,使得巴基斯坦政府只好對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所以,達拉鎮早年別說造槍,從走私販毒,到盜竊車輛銷贓,甚至偽造歐美國家的假大學文憑,這裡都統統可以搞定。


當地人和中亞各種民族武裝勢力有着密切的聯繫


達拉鎮的地下武器交易市場繁榮是在上世紀70年代,蘇聯佔領阿富汗時期,許多阿富汗的民間武裝悄悄前來採購一些武器。


滑稽的是,本國不控槍,卻對巴基斯坦地下「黑槍」市場抗議最凶的美國,其實才是該產業的始作俑者。


當時白沙瓦地區的村落製作槍支,缺技術更缺錢。


美國中情局為對抗蘇聯,便主動提供資金、技術,甚至還幫助其越過邊境送往阿富汗境內的反抗組織。


而在美國人秘密資助的組織中,就有塔利班


白沙瓦地區的達拉鎮,隨後也成為塔利班以及其他武裝派別在邊境上的一個重要軍事據點。


塔利班早期手裡的武器,許多是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區的土造槍支


從這段歷史背景來看,就能深刻體會到什麼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值得一提的是,白沙瓦地區能造槍的絕不止達拉鎮一處,還有很多村鎮都有着獨立的地下造槍產業。


這是由於巴基斯坦早期的槍支管理十分混亂,購槍者無需任何手續和證件就能隨意購買槍支,從而刺激了「黑槍」產業的蔓延。


對於這些賣槍者來說,槍支是商品,只要付錢,賣給誰都無所謂。


白沙瓦地區的地下「黑槍」市場泛濫,自然也給周邊許多國家帶來極為嚴重的後果。



達拉鎮的黑槍,影響着全世界


蘇軍撤出阿富汗後,達拉鎮槍店少了固定的主顧,卻吸引來許多來自東南亞的黑幫。


在東南亞,每年因為黑幫火併導致無辜者死亡的事件多達數百起,涉及黑槍的案件更是不計其數。


泰國警方曾統計民間持有的1000萬支槍支,合法登記的不足50%,幾乎都是從各種渠道獲得的「黑槍」,絕大部分都來自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地區。


泰國警方向媒體展示繳獲的黑槍


黑槍泛濫,也相繼在各國製造了一起又一起的慘案。


可以說,很多涉槍案件頻發的國家苦黑槍久矣。


相比其他國家談槍色變,巴基斯坦人要淡然許多。


在巴基斯坦很多地區,街頭隨處可以聽見槍聲,當地人面不改色,因為他們知道這很可能是槍支店在幫客戶試槍而已,早已習慣。


槍店老闆衝天鳴槍,幫客戶驗槍


不過,巴基斯坦政府也注意到,白沙瓦地區的「黑槍」產業不僅禍害了許多周邊國家,也殃及到自身。


在最近查獲的許多起針對巴基斯坦政府的恐怖襲擊中,幾乎所有武器和炸彈都出自白沙瓦工匠的「手筆」。


為了打擊恐怖分子,巴基斯坦政府出動軍隊對白沙瓦地區設立了檢查哨和安檢,嚴禁外來遊客進入。


外面的人想進入該地區,必須有相應的許可,軍方還要派兵隨行。


雖然巴基斯坦政府並沒進入達拉鎮對槍支市場進行徹底整肅,但還是通過當地的部落長老,嚴令當地人不得與任何非法武裝分子有聯繫。


這些年,隨着阿富汗局勢逐漸平穩,加上政府的嚴控,達拉鎮上的槍店早已門可羅雀。有的改賣手機等電子產品,有的則轉行維修汽車、摩托車,也算靠一技之長維生。


如今,達拉鎮上的槍店已經減少了許多


不管怎麼說,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靠製造和銷售黑槍謀生,總歸不是長久之計。


畢竟,包括巴基斯坦人在內,所有老百姓都希望生活在和平、沒有戰爭的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