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中國的安全關切,韓國加速推進「薩德」基地部署,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9月19日,韓聯社援引韓國外交部門和軍方人士的話報道稱,《駐韓美軍地位協定》聯合委員會於本月8日簽署文件,韓方再次提供慶尚北道星州郡的40萬平方米地皮,用於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加上2017年批准的33萬平方米,至此韓方為部署「薩德」向美方提供的地皮已經達到73萬平方米。
韓積極對美供地 「薩德」部署工作將完成
韓媒報道指出,此次完成供地程序,說明「薩德」基地正常運轉所需程序已進入收尾階段。據悉,韓國政府將以明年3月前完成環評工作為目標。待環評結束後,美軍可在此次獲得地皮上啟動施工。
事實上,尹錫悅政府從執政初期就表達了「薩德」基地正常化的態度。8月初,韓國總統辦公室提出8月末為恢復「薩德」正常化時間後,過去幾年的中斷程序被迅速推進。
韓方突然加速推進「薩德」部署,背後是美國不斷的敦促。而美方之所以急切,特約評論員吳學蘭指出,美方為了推進「印太戰略」,加大在亞洲的軍事存在,因此推進「薩德」部署是既定目標,當尹錫悅接替反對「薩德」的文在寅成為韓方領導人以後,這事就提上了議程。
當然,一個巴掌拍不響。在吳學蘭看來,「親美派」尹錫悅政府上台後在「薩德」問題上配合美方,甚至有點「投懷送抱」的感覺。說到底,是為了拉近與美國的關係,提升韓國在亞太地區的地位。
今年4月,尹錫悅當選韓國總統後,尚未正式就任就派出韓美政策協商代表團訪美,與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進行了會談。韓國代表團在會後表示,他們向美國傳達了韓國加強與美國同盟關係的意願。吳學蘭認為,尹錫悅政府以加強韓美同盟作為其外交軸心,因此急於在薩德問題上向美國「表達忠心」。
另一方面,「政治素人」尹錫悅上任僅4個月,而全國支持率直線下降。其領導的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無法控制議會,五名內閣級官員因裙帶關係、性騷擾和其他道德過失指控而被迫辭職。吳學蘭認為,面臨諸多國內挑戰,此時尹錫悅也希望通過加速「薩德」部署,在朝鮮半島問題上「加分」,來提高自己在國內的聲望。
「薩德」一旦落地 還由得韓方作主嗎?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早前接受韓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在美國的所有同盟國中,韓國在地理位置上離中國最近。「薩德」一旦落地韓國,將成為美國在所有同盟中部署位置離中國最近的防空系統。而薩德的X波段雷達能夠深入探測到中國內地,對此,中國外交部多次重申立場,美方在韓部署「薩德」損害中國的戰略安全,中方不可能置之不理。
針對中方的安全關切,韓方多次聲稱部署「薩德」不是針對中國。但是,吳學蘭指出,「薩德」x波段雷達達到兩到三千公里,能探測到中國內地絕大多數地方發射的導彈,等於美國也掌握了情報,中方對此表示缺乏戰略安全完全在理。況且,韓國並不擁有完整的軍事主權,在韓美軍事同盟中只能聽任美方指揮,一旦「薩德」部署完成,韓方所謂「不針對中國」的承諾只能淪為空談。
尹錫悅周旋中美之間的「平衡術」面臨考驗
外界注意到,尹錫悅政府就任4個月以來,在加強韓美同盟、對日緩和的同時,也比較在意維護對華關係。
今年8月上旬,韓國外長朴振訪問中國,這是尹錫悅政府上台後首位訪華的高官。韓媒報道稱,朴振此訪的重點就是希望在芯片問題上表明韓國的立場,消除中方疑慮。
而此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中國台灣地區後到訪韓國。尹錫悅和朴振分別因為「休假」和「外訪」的緣故,缺席了與佩洛西的會見,受到國際輿論的關注。
不過,面對美方的步步緊逼,尹錫悅周旋中美之間的「平衡術」是否還能達到他期望的平衡,確實面臨艱難的挑戰。
據中國商務部9月19日發佈的最新數據,今年前8個月,韓國實際對華投資增長達到了58.9%,超出第二位的德國將近3成。專家預計,今年中韓雙邊貿易額有望突破4000億美元。
外界擔心由於「薩德」部署,會影響中韓關係的健康發展。對此,吳學蘭表示,「薩德」系統威脅中方的戰略安全,中方絕不會坐視不理。
回想2017年那會,朴槿惠任職韓國總統期間積極配合美方部署「薩德」,導致中韓關係陷入低谷,並且向美方提供土地的韓國樂天集團在華業務也一落千丈。文在寅任職韓國總統後,汲取前任的教訓,特意向中方作出了「三不一限」的承諾,表示韓國不會加入美國反導體系,不考慮追加部署「薩德」系統。但如果尹錫悅不引以為戒,「罔顧中國的安全利益,又想從中國消費者的口袋裡掏錢,中國絕對不會當這個冤大頭的」,吳學蘭說道。
(看看新聞Knews記者 宋懿 李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