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究竟是個什麼職務?司令員跟政委相比,哪一個實權更大?

人民軍隊與舊軍隊最大的一點不同就是思想,有精神武裝的軍隊才是最強大的,這一點我們從近代史上就能找到肯定的答案!

比如說國民黨軍隊,北伐之際能夠打敗紙面實力更強的北洋軍閥,就是因為那時的他們也是有精神力量支撐着,孫中山「創造自由平等之中國」的遺志在激勵着他們。

只是,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國軍的信仰隨之崩塌,其內部迅速腐爛,最終被擁有民心和堅定信念的人民軍隊擊敗。

很多人都想不通,在解放戰爭初期佔據着絕對優勢的國軍,為什麼在短短几年中就落得退居台灣省的結局?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軍隊沒了思想、不知為何而戰,士兵們參軍更像是在打一份工,既然是打工心態,那根本不可能會拚命,這樣的部隊又哪來的戰鬥力呢?

而我軍在創立之初所想的就是要建立起一個嶄新的中國、讓所有中國人都過上幸福安穩的日子,這點從未改變過!

為了讓全軍上下保持高度一致,黨中央非常重視思想建設,1927年的三灣改編,毛主席提出了「支部建在連上」,為黨領導軍隊奠定了基礎。1929年的古田會議,毛主席再次對紅軍進行深入的改革,建立起了政委制度。政委就是讓全軍思想統一的那個紐帶!

不過這裡就有一個問題,政委是政工幹部,主要負責抓思想,而軍隊中還有主要負責指揮作戰的軍事主官,這兩個職務哪一個實權更大?遇到衝突時究竟該聽誰的?

政委在團級以上部隊才設置,營一級的政工幹部稱為政治教導員,連一級的政工幹部稱為政治指導員,都是在履行黨的指導權力和職責。

我軍實行的是雙首長制,就拿團級來舉例,一般來說團長負責行軍打仗,團政委則負責管理部隊的政治生活,互相配合而來。像著名軍旅劇《亮劍》中李雲龍在抗戰初期就對趙剛說過:我管打仗,你管生活

這話對,但也不全對,平時的分工的確如李雲龍所說,但政委可是擁有最後決定權的,早在1930年中央頒發的《中國工農紅軍政治工作暫行條例》就明確指出:當政治委員與同級軍事長官發生分歧時,政治委員有停止軍事指揮員命令的權力。

也就是說,在軍事長官做好戰鬥部署後,政委是有權審核該行動是否符合黨的原則、紀律,如果政委認為行動有問題,那麼最後還是要聽政委的。

之所以會如此,是基於現實情況決定的。

我黨早期的處境非常艱難,物質生活上有所不足,且長期要面臨國民黨的威脅,這種苦有些思想不堅定的人會受不了,所以就會有人叛逃,甚至還出現過軍官帶隊逃跑的事件。

讓政委擁有最後決定權就是為了儘可能地杜絕這類情況,同時,政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監督着軍事主官,防止出現擁兵自重、居功自傲的軍閥主義。

事實證明,這項政策很符合當時的背景,比如說1932年彭德懷的義子、紅三軍團紅2師師長郭炳生密謀叛變,最開始因為政委彭雪楓在旁,他一直不敢付出行動。

直到在宜黃樂安作戰時,彭雪楓率領部分兵力掩護他撤退,郭炳生才以轉移為名帶着一個團換了條路去投敵。

等彭雪楓好不容易突出重圍趕到約定會合地點,沒看到師長的蹤影,從旁人口中得知郭炳生率部往另一個方向走後,彭雪楓連忙帶了15個人去追。

幸運的是,彭雪楓他們還是追上了,那個團見到師政委後,又跟着回來了。如果不是政委的作用大,郭炳生靠彭德懷義子及紅2師師長這兩大身份,完全可以讓這個團將彭雪楓等人除掉,然後堂而皇之地投敵。

總之在早期,政委就是讓部隊團結在黨周圍的那個紐帶,所以權力要比軍事主官大。等到了八路軍和新四軍時期,人民軍隊發展壯大得非常迅速,所面臨的環境也有點不同,於是中央頒佈了《政治委員暫行條例》,對最後決定權進行了少許修改。

明確提出在軍事方面,軍事指揮員責任更大,不過政委依然有停止軍事指揮員命令的權力。如果兩人發生爭執,應立刻向上級彙報,在沒得到上級指示前,還是以政委的意見為主。

此次調整給軍事指揮員擴大了一定的權力,只是最終決定權還是在政委手裡。但這個在紅軍時期很合理的政策,到了八路軍時期就有些問題了。

因為紅軍時期的政委都是一步一步從戰場上成長起來的,有比較豐富的戰爭經驗,像彭雪楓、黃克誠、楊成武等人都是優秀代表,他們後來也能勝任軍事主官的職務。

然而到了八路軍時期,我軍擴展的速度太快,政工幹部根本就不夠用。一些沒什麼實戰經歷的年輕幹部也走上了重要崗位,他們對於戰事的把握是不夠的,這就會帶來隱患,1942年的雪村戰鬥就是個沉痛的教訓。

當時冀中第八軍分區政委王遠音與冀中第八軍分區司令員常德善在子牙河東一帶駐紮,通過敵情偵察和電台聯繫得知日寇集結了大量部隊向他們撲來。

常德善知道情況兇險,表示部隊應馬上撤離,但王遠音擔心就這樣撤走,會讓當地群眾認為八路軍怕死,影響不好,所以決定打一打再撤。兩人爭論數個小時無果,王遠音動用了「最後決定權」將部隊留在了雪村。

結果敵人實在太多,足足集結了4000多人,而第八軍分區僅僅700人,寡不敵眾之下傷亡慘重。

最終常德善身中27彈犧牲,王遠音受傷後不願做俘虜,飲彈自盡。還有30團政委汪威、30團副團長肖治國、23團二營營長邱福和、軍分區偵察股長楊克夫等幹部也不幸犧牲。第八軍分區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

如此慘痛的結局讓中央為之震驚,軍委隨即召開特別會議,宣布政委從此不再擁有軍事上的最後決定權,軍事行動就由軍事指揮員負責,如果發生爭執要及時將詳細情況上報。

不過,這並不意味着政委就不能影響軍事決策了,畢竟最主要的原則是「黨指揮槍」。

舉個例子,遼瀋戰役即將發起時,東野司令員林帥對於打不打錦州很是猶豫,他擔心會遭到國軍多方面的進攻,從而讓部隊陷入險境,因此還產生過將部隊撤回長春的想法。

這個時候,東野政委羅帥就發揮出黨對軍隊的指導作用了,羅帥明白中央和主席的戰略意圖,所以反對撤回長春,並耐心地說服了林總,這才有了我們所知的遼瀋戰役。在整個決策過程中,政委羅帥是發揮巨大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林帥在東野中有着極高的威望和權力,但羅帥一樣可以左右這支部隊的動向。

總的來說,政委與司令員的分工不同,大多數時期都各司其職。至於誰的實權更大,原則上是對等的,但具體還要看時期以及所在部隊的特點,戰爭年代更多的時候還是政委實權大一些,畢竟黨指揮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