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艦到底有多麼的「燒錢」?一般的國家是真的玩不起

2022年6月17日,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國第三艘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福建艦」,正式在江南造船廠下水,舷號為「18」,因此,中國也成為了亞洲目前首個擁有三艘航母的國家,提起航空母艦,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那就是代表着一個國家的海軍實力,所以很多國家做夢都想擁有一艘航空母艦,

雖說現如今已經進入了21世紀現代化時代,很多國家也有足夠的技術來研發航空母艦,但是技術其實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而是因為航母母艦太燒錢了,所以航空母艦又被人們稱為「吞金巨獸」,航空母艦最燒錢的並不在於它的製造和購買環節,而是在於對航母的維護環節,有句俗話說得好,買車容易養車難,所以很多國家並不是製造不出或者買不起,而是因為維護不起,那麼航空母艦到底有多燒錢呢?接下來咱們就以美國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為例,來向大家充分地說明一下航空母艦到底有多麼的耗錢。

截至目前為止,美國共擁有11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就拿他的最後一艘為例,美國最後一艘核動力航母造價約為62億美元左右,這個數字對於錢多的老美而言並不算什麼,但如果要想在其50周年服役期內對其進行維護,那麼這期間所需要耗費的資金就不是我們能夠算得清的了,僅僅只是航母上80架艦載機的採購費用以及保養費用就高達200億美元,其次就是航母上的人工成本,比如說各種福利、工資以及每天所需要耗費的食物成本,

據不完全的數據統計,這艘航母上的人數總計約為5000餘人,每天光吃喝就需要耗費近2萬多份食物,每周需要補充180萬美元的食物,一個月就是720萬美元,一年算下來那就是8640萬美元,這僅僅是老美最後幾艘航母的開銷,像其他幾艘服役年數更長久的核動力航母的開銷費用要更大,比如說老美的福利號,不僅出海的時候擁有出海補貼、駐紮補貼等福利,甚至還能享受免費的醫療和娛樂設施,可以說這待遇已經很不錯了,所以總計算下來,每一艘在50年服役期內的核動力航母,所需要耗費的支出約150億美元左右。

接下來我們再來講講航母整體的維護保養和運轉,先說艦上的電子設備的維護和保養,比如其中的核動力系統,平均約25年進行一次換料和維修,還有艦上的艦載機所需要的燃油費用、更換各種零件部件的費用等等,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另外,每艘航母都會配備相應的驅逐艦護衛艦補給艦等等,一艘航母至少擁有7~11艘艦艇在周邊,而這些艦艇的開銷費用也是需要算進去的,由此可見,其中的所需要耗費的資金費用有多麼的大,所以對於普通的國家來說,儘管他們擁有製造航母的技術,但如果沒有足夠的後續資金對其進行保養和維護的話,那麼久而久之就會變成一堆廢鐵,就連財大氣粗的老美,目前也僅僅只是建造了11艘核動力航空母艦。

所以你們應該清楚為什麼當今世界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沒幾個了吧,航空母艦作為一個獨立的海上戰場,能夠做到真正的全天候、大範圍、高強度、長時間的連續戰鬥,更能夠實現中遠海的一體化聯合作戰,提高了部隊作戰的機動性和戰鬥性,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也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搶奪戰場中最重要的制空權和制海權,在航母的整體控制下,能夠對數百里範圍內的敵對目標進行搜索、追擊、鎖定,最後實施致命性的打擊,可以說,航空母艦尤其是核動力航空母艦,能夠擔負得起各種各樣的海上任務,包括各種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

因此,航空母艦就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艦,整個國家的海上力量將會得到質的上升,進而提升海軍力量的立體化、綜合化,所以航母對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過因為其高昂的製造費用以及後期的維修和維護費用,讓很多國家都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