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炒作中國邊境建設,印軍上將要求做好準備,防止中巴「發難」

2年前,中印在加勒萬河谷地區爆發了肢體衝突。不過很快雙方就建立了聯繫,一起管控分歧。經過多輪軍長級會談,中印邊境態勢便逐漸緩和了下來,雙方也在一些地區實現了脫離接觸,這是一個好現象,但是印度有些人並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成果。

在近日,印度媒體又開始炒作中國邊境建設,《印度教徒報》發表文章稱,中國在中印邊境西線實控線附近大幅升級武器系統;與此同時,印度空軍參謀長喬杜里上將在接受印度媒體採訪時,突然提出了一個「兩線作戰」概念。

按照印度媒體的說法,解放軍在中印邊境實控線100公里範圍內大興土木,升級武器系統和營房、跑道等基礎設施,已經可以為12萬人提供臨時住宿,而與印軍對峙的中國部隊也已經由新疆軍區的4個師轉變為合成旅。

同時還擁有15式輕型坦克、PHL-3火箭炮、紅旗9防空導彈等先進裝備,戰鬥力比2020年中印衝突時有大幅提升。而喬杜里則表示,如果中國和巴基斯坦突然聯手向印度「發難」,印度軍隊必須要有能力應對這種「雙線」突發事件。

目前印度在西北方向上與巴基斯坦對峙,雙方時不時爆發衝突,在北部邊境則與中國對峙,喬杜里所謂的應對雙線威脅,與幾年前美國提出的「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有很大的相似之處。現在的問題是,印度方面從軍方到媒體瘋狂炒作中印邊境問題,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假如解放軍真如印度媒體所說,在中印邊境西線部署了一支12萬人的精銳部隊,那麼印度軍隊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如何抵擋中國進攻方面,必要時甚至還要保護首都新德里的安全,這種經驗,他們1962年就已經有了。

如果解放軍真的大兵壓境,印度軍隊怎麼會有多餘精力再去對付巴基斯坦呢?一方面瘋狂誇大解放軍在邊境地區的相關活動,另一方面又展現出信心滿滿的樣子,要同時對付中國和巴基斯坦,印度的這些表態明顯自相矛盾。

合理的解釋有兩個,第一,印度軍方希望通過刻意誇大解放軍在邊境地區的軍事部署,從而索取更多的軍費。眾所周知,印度的國防軍事工業極其虛弱,大部分的武器裝備都依賴進口,隔三差五地向印度政府要錢買國外的高價武器已經成了慣例,這次也不例外,而所謂的「中國威脅」就是最好的借口。

第二,印度軍方想通過大肆宣傳與中國的對峙,來轉移國內的視線。6月14日,印度政府公布了最新的徵兵政策,政策規定印度軍隊不再招募服役超過10年的專業士兵,改為招募4年合同制新兵,合同結束後大部分新兵將拿着約一萬元人民幣的補助離開軍隊。

政策發佈後立即招致印度青年的強烈反對,迅速引發全國性的抗議活動。截止6月20日,印度全國範圍內已經有369趟列車被取消。一次徵兵改革,引發了巨大的社會危機,因此印度軍方試圖在邊境地區製造一些小摩擦和恐慌情緒,用來轉移國內民眾的注意力。

同時印度軍方也想藉此展現一下自己的對外強硬形象,提升印度年輕人對軍方的好感。由此可見,印度方面對中印邊境危機的渲染,是有特殊目的,而且有着很大的冒險性。憑印度軍隊鬆散的軍隊管理風格,很有可能引發與中國或者巴基斯坦的摩擦。

因此這段時間印中、印巴邊境地區局勢可能會升溫,但不管印度怎麼折騰,都不可能在解放軍這裡佔得便宜。因為中印在兩年前已經分出了勝負,如今解放軍裝備又進行了升級。當敵人說你有的時候,你最好真的有,這樣才能起到威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