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第125天,戰場或擴大至白俄羅斯,英國進入戰鬥準備狀態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同,如今的美西方國家是典型的「看熱鬧不嫌事大」,而深陷戰爭泥潭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卻紛紛陷入了困境,各自有各自的難處。

1、俄羅斯或面臨兵力不足的問題。

6月27日,俄羅斯討論的一項草案引起了外界猜測,俄羅斯或要面臨兵力不足的問題了。該草案的目的是擴大服兵役人數,據俄羅斯《獨立報》報道,俄軍人工會中央委員會主席也承認,「依靠現已投入的那些兵力推進特別行動正變得困難」

實際上早在6月14日,據環球網報道,澤連斯基就曾表示過俄軍正面臨著後備兵員不足的困難。而從此次俄方的官方表態來看,澤連斯基也並不是口說無憑,俄軍確實正在遭遇人力困境。

筆者認為,若俄烏衝突在夏季未能找到突破口,就不可避免地進入到「越南戰爭」的模式,那麼俄羅斯必將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參考當年的美國就知道了。

因此無論是為了滿足現階段作戰的需要,還是避免進入到「越南戰爭」模式後被戰爭拉垮,該草案的提出都是防患於未然的、必需的而又無奈的舉措

2、澤連斯基改口稱想在冬天前停火。

同樣犯愁的還有烏克蘭,澤連斯基一改之前「可以打上十年」的說辭,稱自己希望俄烏衝突於年底停戰。

據參考網6月28日報道,澤連斯基於27日以視頻的方式參與了G7峰會,並表示希望得到各位的「鼎力支持」,以便烏克蘭在年底冬季來臨前結束和俄羅斯的戰鬥。

可見,澤連斯基也想快點結束戰鬥,但他並沒有選擇和平的方式。不選擇和談,戰爭何時結束就成了「老天保佑」的事了。

佔優勢的一方既可以是不斷調整戰術的俄軍,也可以是有西方武器加持的烏軍,和平就變得遙遙無期了。

3、西方:繼續打下去。

不同於俄烏的「糾結」與「為難」,西方國家更像是坐在觀眾席的嘉賓,不斷地用武器下注,賭那需要用俄烏雙方軍人和人民的鮮血換取的「西方的榮耀」

據參考網6月28日報道,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德國時對媒體表示,「我們確認援助計划進入了收尾階段,包括先進的防控系統」。

英國甚至表示,自己已經進入了「戰鬥準備狀態」,以此來面對俄羅斯的威脅。據英國《每日電訊》報道,英國陸軍參謀長表示,英國正面臨著「1937時刻」,必須做好「戰鬥並獲得勝利」的準備。

1937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間,英國這麼比喻了,第一可能是為了凸顯西方國家「面臨的威脅之大」,為增強軍備力量造勢;第二也可能是想告訴俄羅斯,西方做好了「第三次世界大戰」,西方並不怕,以此來震懾莫斯科。

英國的做法着實令人失望!歐洲應該做的是恢復理智並協助俄烏談判,而不是「拱火」,畢竟自己也「自損八千」了。

最後,怎麼看吧。

1、俄羅斯一定會採取措施。

面對烏克蘭的作戰決心和西方的「拱火」,俄羅斯一定也已經採取措施了。

據俄羅斯《獨立報》6月27日報道,俄羅斯新增了戰鬥據點,從白俄羅斯境內使用了俄圖-22M3轟炸機向烏克蘭發射了巡航導彈。

俄羅斯的這一舉動並不簡單,至少說明白俄羅斯已經預料到自己國家的領土會遭到烏克蘭報復的可能了,可以說戰場已經擴大了。

而且普京說服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後,白俄羅斯估計也會提供兵力緩解俄羅斯的兵力不足的問題。

2、戰場起決定作用。

最後的最後,結局如何,還是要看戰場的實際表現。看誰能撐得住,誰能撐得好,誰能在關鍵戰役上把握優勢,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總之,俄烏雙方和美西方都有責任避免戰爭走向「越南戰爭」的模式,而不是一心撲在如何打贏戰爭上,要有高戰略眼光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