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都是紙老虎,只能眼睜睜看着俄羅斯在烏克蘭「攻城拔寨」

距離俄烏戰爭打響已經過了四個多月,現在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已是基本肅清了烏克蘭殘餘武裝勢力,而且大有擴大控制區域的趨勢,俄羅斯由原來的久攻不下基輔到現在的節節勝利,充分說明了軍事上「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策略的高明,這一幕使我聯想起了戰國時期秦國一統天下的政治軍事戰略方針--集中兵力,步步蠶食,分化瓦解,各個擊破。




試想,在實力有限的情況下,如果秦國一開始就採取集中兵力鯨吞一國的策略會怎樣?我以為必然是會引起該國從上到下的拚死抵抗,而且滅了一國後也必然引起周邊國家的恐懼,形勢會使其周邊國家頻繁合縱攻秦(參考後面的邯鄲保衛戰),這樣秦國就危險了;如果是蠶食就不一樣了,溫水煮青蛙,被打國家相對而言抵抗不會那麼激烈,周邊國家救援力度也不會那麼大,再配合政治上的分化瓦解策略,待整體實力強過潛在敵對所有國家後將其一一殲滅。從而一統天下--從最近幾個月俄烏戰爭的形勢來看,俄方採取的策略是縮小版的秦統一六國的策略,先攻佔在烏克蘭東邊的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留下兩地周邊向西逃難的通道(後路),待完全穩住後再揮軍西指,在猛烈的爆炸聲中兩州周邊的居民紛紛向西邊境外國家逃難,這樣一來,對方人口大減,非常有利於後面的鞏固和擴大地盤(駐軍和移民),然後,招降納叛,邊打邊談,模稜兩可,給烏方有退路的錯覺,美歐國家也只能幹瞪眼看着烏方的反抗勢力越來越弱,數年後就輪到波蘭如坐針氈了哈!




美歐國家走的是資本主義道路,換句話說,基本是由資本家掌控政權的國家,資本家的整體本性是「唯利是圖,欺軟怕硬」,這就註定了他們非常忌憚打仗不要命且實力較強的軍事集團,更不會去做雷鋒。因此他們平時就喜歡升級裝備和到處軍演秀肌肉,為的是震懾一下潛在敵對的國家(其實也是心虛的表現),偶爾給小弟一些財政援助。當遇到玩命且實力比較強的軍事集團(比如一二戰的德國和日本),儘可能迴避,絕不主動挑釁,就算對方打過來了也是能談就談和到處求援,因此,我敢斷定,就算俄羅斯拿下整個烏克蘭甚至攻滅立陶宛北約國家),美歐也不會為了這兩國對俄羅斯大打出手,因為他們本質上是欺軟怕硬的紙老虎,更多是口頭上譴責俄羅斯攻城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