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峰會前夕,美軍將領揚言在黃海珠三角布水雷,逼中方回談判桌

據《南華早報》6月28日的消息,美國海軍研究所日前發表文章稱,為了應對中國的「軍事威脅」,恐嚇中國大陸不要對台「動武」,美海軍應該在中國黃海和珠江三角洲使用攻擊性水雷。該文章的作者是美國海軍指揮官杜諾,他在文中詳細披露了美海軍對中國的「水雷戰」計劃。

杜諾表示,由於中美之間的軍事實力差距正在縮小,中方在某些領域還獲得了優勢,美軍在面對解放軍時,有可能面臨明顯劣勢,而使用攻擊性水雷則有諸多好處。首先,水雷的成本低廉,美軍可以大量部署,而且操作不複雜。其次,水雷能夠破壞中國的海上貿易,對中國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最後,這是和解放軍爭奪制海權的重要方式,能夠為美軍贏得更多時間,去打造高端戰力對付中國。

杜諾指出,布置水雷的方式很簡單,將帶有傳感器的機械人潛艇放置在指定海域,接到指令後,這些潛艇可以發射自導魚雷,從而完成自動部署。杜諾強調,布置進攻性水雷不是拿下軍事上的戰術目標,而是在破壞中國經濟後,逼迫中國政府回到談判桌。

這篇充滿荒誕色彩的文章竟然出現在美國的權威雜誌上,而且獲得了該刊評選的水雷戰徵文比賽一等獎,屬實增加了不少幽默色彩,作為美國海軍指揮官,杜諾充分發揮了美國人拍科幻電影的想像力,將實戰推演硬生生寫成美國「贏麻」式的戰爭大片。

有軍事專家表示,美海軍若實施這一計劃,對軍事艦船的威脅很小,主要的受害對象是民用船隻,這種無恥的做法明顯違反了國際法,而且解放軍有多種反擊美方的方式,除了使用常規排雷手段,解放軍已經制定了防止他國潛入周邊海域佈雷的計劃。另外,解放具備遠洋作戰能力,去往美國船隻必經水道佈雷,也是可能的選項。

北約峰會召開前夕,美方以海軍指揮官的名義,向中方發出如此具體的軍事威脅,有炒作的成分,也有施壓的意味。儘管當前北約成員國仍未就對華關係給出完整且清晰的表述,北約內部在對華問題上存在明顯分歧,但可以肯定的是,北約已將中國視為「系統性挑戰」和「戰略對手」,着手布局針對中國的軍事遏制戰略

此次北約峰會與以往不同的是,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四個亞太國家和非北約成員國首次高調參會,傳遞出北約聯合美國亞太盟友共同遏制中國的強烈信號。據日媒報道,岸田文雄會向北約表明該國加強防衛力量的決心,以應對中國在東海和台灣問題上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危險」行為。

韓國總統尹錫悅雖然多次表示,韓方參加北約峰會不意味着反華,願意與中方建立平等互惠關係,但在薩德導彈部署等敏感問題上,韓方沒有任何讓步跡象,參加北約峰會尋求經濟安全支持的內容中,避免不了會涉及反華議題。而作為「五眼聯盟」成員的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可謂是操縱反華議題的老手,美國將澳新兩國拉進北約,是探索「印太戰略」和北約軍事框架進行聯動的一種嘗試。

無論是美海軍戰術方面的「魚雷戰」威脅,還是北約戰略層面的軍事威懾,都透露出一個事實,今後美國會動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向中方施加軍事壓力,試探中方的底線。而中方要做的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在合適的時間做正確的決策,不主動引發衝突,但也不懼怕衝突,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絕不退讓,果斷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