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攻擊利西昌斯克,1萬多烏軍被圍,基輔面臨艱難抉擇


今天說說俄烏衝突戰場上的新焦點,利西昌斯克。這座城市與北頓涅茨克隔河相望,北頓涅茨克前兩天完全被俄軍佔領後,利西昌斯克成了盧甘斯克地區烏軍控制的最後一座城市了。

目前,烏軍在利西昌斯克大約有1萬到1萬2千名人,其中包括僱傭軍、民族主義營等非正規部隊人員。6月初的時候,澤連斯基還曾跑到利西昌斯克進行視察,當時烏軍的作戰意圖是利西昌斯克給河北岸的北頓涅茨克各種支援,遲滯消耗俄軍。但是現在戰場情況和20天前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一是北岸的北頓涅茨克已經失守,俄軍鞏固這一地區後,很快就可以部署遠程炮火覆蓋壓制利西昌斯克全縱深的各處陣地,並可實施正面攻擊。

二是,利西昌斯克以南東西兩側的俄軍相向攻擊,已經接近合圍。最新消息,俄軍昨天又攻佔了利西昌斯克南部幾處重要村莊,烏軍唯一一條後勤補給線也已經處於俄軍近距離火力封鎖之內。

第三個變化就是目前前線烏軍的士氣不高。北頓涅茨克的守軍有部分撤逃出來,但已經完全喪失戰鬥力,士氣低落。另一處,「戈爾斯科耶包圍圈」有約2000名烏軍被完全包圍,彈盡糧絕,頻頻出現成群烏軍士兵投降的情況。

現在擺在烏軍指揮員面前的選擇只有兩個,要

么繼續死守,要麼立刻撤退。留給烏軍指揮員的決策時間已經不多。以俄軍現在的攻擊態勢,要不了幾天就可以完全封閉利西昌斯克向南通道。到那時烏軍再想走,那就是要實施突圍了。

先說死守,這個結局最多也就是成為第二個馬里烏波爾。守軍人數也是有一萬多人,但在俄軍狂轟亂炸之下,這兒還缺少像亞速鋼鐵廠這樣的堅固堡壘,應該堅持不了太久,最後也會不得不像鋼鐵廠守軍那樣繳槍投降。

如果撤退,雖然會遭到俄軍遠程火力的攔截、航空火力的打擊,重型裝備肯定是帶不走了,但好歹能撤出大部分有生力量。然後到後方進行休整、重組,再來加強斯拉維揚斯克等核心陣地。但撤退的壞處也是擺在那兒的,烏軍在頓巴斯地區的最後一道核心陣地,斯拉維揚斯克就徹底暴露在俄軍各個方向的攻擊之下了。而且烏軍不戰而退,內部士氣更受打擊,國際上也不好交待。


其實烏軍目前這個兩難困境也是在所難免。戰前頓巴斯地區集中的烏軍最強大的建制部隊有十幾萬人,打到現在整個頓巴斯地區估計也就剩下不到一半的兵力,裝備彈藥更是所剩不多。以烏軍的實力、裝備水平等,與俄軍正面硬剛獲勝的概率微乎其微。而俄軍穩紮穩打的戰法也不給烏軍出奇制勝的機會。

就算是美國西方許諾要不停地給軍事支援,但遠水是解不了近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