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石牌保衛戰的將軍英雄們(連載之二)

致敬石牌保衛戰的將軍英雄們(連載之二)

(續前面之一部分)

(三)、中國兵力投入。

共15萬餘人(不含美國空軍第14航隊的一部分)。

1.中國第六戰區。

司令長官:陳誠(起初由孫連仲代行司令長官,關鍵時刻陳誠主動向蔣介石請辭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一職返回指揮)。


陳誠將軍

副司令長官:吳奇偉(兼長江上游江防軍總司令官)。


吳奇偉將軍

第六戰區轄:

(1).第29集團軍,總司令官王纘緒,副總司令官廖震,轄:

A.第44軍,軍長王澤濬,有第149師、第150師、第161師和162師。

B.第73軍,軍長汪之斌,有15師、77師和暫5師。


王纘緒將軍

(2).第10集團軍,總司令官王敬久,轄:

A.第87軍,軍長高卓東,有第43師、118師和23師。

B.第94軍,軍長牟庭芳,有55師、121師、暫35師和工兵第6團第3營。


王敬久將軍

(3).第33集團軍,總司令官馮治安,副總司令官李文田,轄:

A.第59軍,軍長黃維綱,有38師、180師、暫53師和獨立工兵第2營。

:B.第77軍,軍長馮志安(兼),有37師、132師和179師。

C.第74軍,軍長王耀武,有51師、57師和58師。

D.第79軍,軍長王甲本,有98師、194師和暫6師

E.第30軍,軍長池峰城,有27師、30師和31師。


馮志安將軍


王耀武將軍

(4).第26集團軍,總司令官周碞,副總司令官區壽年,轄:

A.第75軍,軍長柳際明,有61師、16師和預4師。

B.第65軍,軍長方靖,有185師、199師、海軍陸戰隊第1旅、工兵第6團第1營。


周碞將軍


區壽年將軍

(5).長江上游江防軍,總司令官吳奇偉(兼),轄:

A.第18軍,軍長兼巴宜要塞司令官方天,副軍長羅廣文(兼18師師長)。

有第11師(師長胡璉)、第18師(師長覃道善,未到位,由羅廣文兼任)、第34師、巴宜要塞指揮部和獨立工兵第66營。

B.第86軍,軍長朱鼎卿,有第13師、第67師、巴萬要塞指揮部和奉節警備區。

C.海軍第2艦隊,重迫擊炮第4團,要塞工兵團,石工大隊,炮兵第42團第2營。


方天將軍


羅廣文將軍


胡璉將軍

(6).其他警備部隊。

以上共有12個軍(38個師)、3個挺進縱隊和2個獨立旅

2.重慶軍事委員會直轄部隊:第32軍,軍長宋肯堂,有第5師、第139師和第141師。

(四)、中國軍隊的防禦部署情況。

中國軍隊以陳誠提出的「必須以確保重慶為防禦核心,重兵配置在以石牌要塞為軸心的江防方向」為要領,制定了V字形的、縝密地、沿長江的整體防禦部署。

1.王纘緒的第29集團軍,防守安鄉到公安茅草街一線以南地區。

同時,後方控置兵團,適時進出澄水南岸,連繫第10集團軍部隊,擊滅竄入該方面之敵。

2.王敬久的第10集團軍,防守茅草街經公安、松滋枝江宜都一線以南地帶。

同時,盡量抽集兵力,適時向澄水以北地區進出,連繫第29集團軍,對竄入該方面之敵擊滅之。

3.吳奇偉的長江上游江防軍,防守宜都以西到平善壩、石牌要塞一線以南地域。

同時,抽出一部,適時向聶家河(宜都西南)方面進出,實施機動作戰。

4.第75軍、第77軍、第59軍固守三游洞、轉斗灣一線,堅強抵抗,待敵到達漁洋關、石牌一線的山地要塞地區之後,進行反擊。

5.第26集團軍以主力向龍泉鋪(宜昌東北約七公里)、雙蓮寺(當陽西南約六公里)。

第33集團軍以四個師之兵力向當陽攻擊,以策應江南方面主力之作戰。

二、鄂西會戰的大致經過。

與以往作戰不同的是,日軍採取逐次蠶食戰術,分別對安鄉、公安、枝江和宜昌以西的三個地區實施三期作戰。


1.日軍第一期作戰。

1943年4月16日,日軍各參戰部隊開始集結;5月3日,日軍第11軍戰鬥司令部推進到沙市。5月5日凌晨,日軍第一期作戰開始,5月9日結束,第29集團軍等中國軍隊全面敗退。

2.日軍第二期作戰。

5月9日,日軍第11軍下達第二期作戰命令,5月15日結束,只用了六天時間。

在此期間,第10集團軍等中國軍隊除了逐次抵抗外沒有別的作為,其敗退速度之快卻令日軍追趕不及,日軍為此對第二期作戰戰果很不滿意、很「不過癮」。

日軍從南向北逐次攻擊,已經沿着長江接近了宜昌地區。就在這關鍵時期,陳誠主動向蔣介石請辭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返回第六戰區了。

3.日軍第三期作戰。

日軍在重創第10集團軍,完成第二期作戰後,即向北轉用兵力,企圖再次從南北兩個方向以鉗形攻勢,捕殲第六戰區的江防軍主力於石牌、清江之間。



大家一定關注這期作戰的關鍵時間節點哈:

日軍第三期作戰於5月21日凌晨開始,突破層層防線後,於5月24日開始江防軍成為整個會戰的焦點。

5月28日石牌要塞保衛戰進入高潮,5月31日,日軍終於戰敗被迫撤出戰鬥;5月31日第六戰區立即部署下達追擊日軍的命令。

由於日軍久戰疲憊,加上還停留在「以往中國軍隊轉入追擊後動作遲緩」的思維認知中,日軍在撤退之初疏於警戒了。

當發現中國軍隊全面撲來後,後衛部隊頓陷混亂,日軍第13師團第104聯隊、第116聯各1個大隊,第65聯隊一部,共3000多人,受到中國軍隊新編第23師、第55師的追擊;

中國軍隊第98師和第121師各一部超越日軍實施包抄;日軍第13師團司令部和主力部隊以及獨立混成第17旅團一部,也被中國軍隊第121師、第11師、第194師和第98師主力圍困。

日軍第11軍軍長橫山勇得知第13師團等部隊被圍後,決定全力反擊,並施放毒氣,但遭到王耀武的第74軍和暫編第6師的重創,師團長赤鹿理失蹤。

6月12日,中國第六戰區收復了大部分失地,雙方重又恢復到戰前態勢,整個鄂西會戰結束。

這期作戰是圍繞長江要塞宜昌石牌進行的,即,石牌保衛戰是鄂西會戰的關鍵之戰,是一場中國軍隊對日本軍隊以弱勝強的一次著名戰役,更是整個鄂西會戰唯一戰勝日軍的作戰。

石牌保衛戰的意義極其重大,對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所以,石牌保衛戰的英雄們,特別是將軍英雄些,便成為了整個鄂西會戰中最耀眼的明星,居功至偉,並有5位戰將被授予國民政府最高榮譽「青天白日勳章」!

(未完待續,見之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