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仿中國殲-16D,印度要在蘇-30MKI基礎之上發展電子戰飛機

眾所周知,電子戰飛機被譽為戰鬥機的「黃金搭檔」,實戰證明,有了電子戰飛機,戰鬥機可以更好地發揮其作戰性能。軍事專家表示,在當前以及未來的空戰環境中,電子戰飛機是一國空中力量必不可少的機型。不過受限於技術和成本,目前全球範圍內,專註於電子戰的飛機沒有幾款,長期以來,電子戰飛機一直被美國海空軍所壟斷,其現役的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幾乎沒有對手。

不過隨着中國殲-16D電子戰飛機的出現,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一家獨大的局面一去不復返。在外媒看來,殲-16D電子戰飛機的推出,會讓人民解放軍空軍的五代隱身戰機殲-20變得更加強大。與此同時,中國推出殲-16D電子戰飛機,也讓越來越多的軍事強國意識到電子戰飛機的重要性。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軍方計劃在蘇-30MKI戰機的基礎上,研發一款類似中國殲-16D的電子戰飛機。

報道稱,印度國防部下屬的戰鬥機系統開發和集成中心,正在對相關方案的可行性進行技術論證,按照印度軍方的設想,將為蘇-30MKI戰機集成電子戰套件,讓其在保持戰鬥機功能的同時,具備電子戰飛機的能力,電子戰套件內含通信對抗裝置、電子戰信號接收裝置以及干擾吊艙等。或許在印度軍方看來,中國能在殲-16戰鬥機的基礎上,打造一款成功的電子戰飛機,印度軍工企業也可以。

原因是中國的殲-16戰機是在俄羅斯蘇-30戰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而印度空軍現役的蘇-30MKI戰機,則是從俄羅斯進口的,殲-16戰機與蘇-30MKI戰機屬於同一個平台。不過在軍事專家看來,這種邏輯顯然是不對的,殲-16戰鬥機以及殲-16D電子戰飛機,只是外形與俄羅斯蘇-30戰機相似,其內在部分完全不同。中國能發展出殲-16D電子戰飛機,依賴的是先進的微電子技術與超強的整合能力,而印度目前並不具備這些。

以印度國產的「光輝」戰機為例,其機載航電設備大多數是進口的,國產設備所佔比例非常低。即便有一些是國產設備,但是性能比較差,只能達到僅僅夠用的地步。電子戰飛機對微電子備件的性能要求非常高,如果印度不能自己生產,只能進口,但是蘇-30MKI戰機屬於俄制戰機,想將其改造為電子戰飛機,只能使用俄羅斯產的電子設備,而微電子技術又是俄羅斯軍工技術的一大短板。

如果選擇從歐美國家進口,如何將其集成到俄制戰機身上,又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軍事專家表示,印度軍方想在蘇-30MKI戰機的基礎上,發展一款成熟好用的電子戰飛機,現階段成功的概率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