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等軍援到位?烏防長列出反攻「三步曲」,要拿克里米亞大橋開刀

烏克蘭在這裡提到的西方軍援,主要指的是美國提供的武器,尤其是遠程的火箭炮系統和戰術導彈系統,以及能攜帶導彈的大型無人機。由於美國宣布了有關軍援的計劃,不僅提供武器,還將對使用這些武器的烏軍人員進行培訓,以充分發揮這些高端武器的效能和作用。所以烏克蘭方面在當前不利的局勢下,對抗俄羅斯的底氣似乎更足了。

具體的表現是,前有烏軍少將聲稱西方軍援到位後,將對克里米亞大橋,這座歐洲最長的頭號大橋開刀,以切斷俄軍的補給線。接着烏克蘭的防長列茲尼科夫表態說,美國最新提供的武器對烏克蘭很有用,能助力烏軍將包括克里米亞在內的、俄軍所控制的所有烏方領土,都奪回來。至於如何達到這個目標,列茲尼科夫公布了烏軍反攻的三個步驟。

首先當然是要扼制住俄軍的攻擊,扭轉烏軍的不利局勢,這一步簡單說就是「止損」;接下來的第二步就是反攻了,不僅是將俄軍擊退,烏軍的目標是要俄烏雙方恢復到俄烏戰爭前的軍事界線;最後一步,就是克里米亞了,這個目標對烏克蘭來說是相當理想。當然,這就更離不開與西方的合作了。看起來,列茲尼科夫早已成竹在胸、志在必得了。

然而,據烏克蘭官方難得一見公布的數據,烏軍在俄烏衝突中,重型裝備已經損失了大約50%,而國際上的軍援支持只能滿足烏軍需求的不到15%。那麼問題來了:曾經是滿血武裝,而且一直在接受軍援的情況下,烏軍在俄烏衝突中的表現只是節節敗退;烏方認為在接受新一輪的軍援後,便能打敗俄軍,並取得主動和最終勝利,不得不讓人覺得他們有點過於樂觀。

要知道,戰爭的勝負,國家的實力是重要基礎和決定作用,如果單單依靠外來的援助,而且僅限於物資上的、相對有限的幫助,要想戰勝在軍力上遠超自己的對手,應該還是有相當大的難度的。當前俄烏雙方的力量對比,就是這樣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至於克里米亞大橋,且不說烏軍有沒有這個能力摧毀,也不說俄軍會因此對烏方採取什麼樣的、據說是毀滅性的報復措施,就算是烏軍超常發揮,真的把橋毀了,那對扭轉戰局的作用,真的有烏方宣傳的和想像的那麼大么?

畢竟在俄軍的攻擊下,克里米亞與俄本土的陸路走廊,或者說炸不斷的「陸地橋」早已連通了。所以,烏方是在試圖藉助西方的軍援造勢,無非是想鼓舞一下低落的烏軍士氣,為接下來的戰鬥打起一點本應有的精神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