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自誕生起,便成為了人類有史以來所掌握的破壞力最強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且核武器爆炸後會產生極其致命的核輻射,使得當地環境受到嚴重污染,甚至可能數十年都不適合人類居住。
基於以上原因,長期以來各國政府和一些民間團體都致力於徹底廢除核武器,並在2017年的聯合國大會上,以122比1的壓倒性優勢通過了《禁止核武器條約》。而隨着洪都拉斯在去年10月24日簽署加入,該條約達到50個國家的簽署門檻,在90天之後自動生效。
時間一晃而過,在2021年1月22日當天《禁止核武器條約》正式生效,全球反核人士歡欣鼓舞。對此,在22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針對這起事件進行了詢問。
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理解無核國家推進核裁軍的訴求和願望,中國政府也一直積極倡導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始終堅守不首先使用,以及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的承諾。但同時華春瑩也明確指出,中方不認可也不準備簽署這項條約,所以其對中國不具備任何約束力。
要知道《禁止核武器條約》獲得了120多個國家的贊成,並且截止到目前已有超過60個國家批准加入,似乎代表了國際主流輿論,至於中國為何仍選擇不加入,華春瑩也作出了解釋。
她強調,核裁軍進程不能脫離國際安全現實,必須在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和各國安全不受減損的原則下,與有關各方進行充分協商,循序漸進地推進,而且不應該與現在的國際裁軍機制相抵觸。但很顯然《條約》並不符合上述條件,破壞了以《核不擴散條約》為基礎的既有體系。
事實上,並非只有我們反對該條約,包括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在內的所有擁核國都對其持負面和抵制態度。《禁止核武器條約》規定,禁止成員國在任何情況下擁有、研發、儲存、轉移,試驗或威脅使用核武器,同時還要求各國銷毀所有核武器。坦白講這種想法非常美好,卻完全忽視了實際情況,因此不具備任何操作性。
試想一下,若是中國加入,將按要求立刻銷毀手中的所有具備戰略打擊能力的東風導彈,這是根本不可能接受的。在核問題上,五常基本上處於互相制衡的關係,不會出現有哪一個國家單獨去打破平衡自廢武功,因為這不僅不利於本國安全,也會引發國際局勢震動。
另外,即便所有擁核國同意同時銷毀核武,那麼又會帶來一個新的問題,如何去執行這些操作。現有的核大國之間互相缺乏信任,監督銷毀更是無從談起,舉例來說,美國擁有數千枚核彈,哪怕在銷毀過程中偷偷留了一枚,對其他國家也是不公平的。
最後需要明確的是,核武器確實對世界安全存在威脅,但客觀上也促進了和平和穩定,二戰結束以後人類再也沒有爆發大規模的世界大戰,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另外,一旦沒有了核武器,只比拼常規武器的話沒有一個國家能是美國的對手,屆時美國將徹底成為全球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