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年代,我們都有不少戰機飛行員在犧牲。
而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人的生命是要大於一切的,那為什麼有些飛行員在戰機故障時不肯跳傘呢?
1.內心的追求和不想放棄戰機的想法
人命很珍貴,但在軍人的心中,一架戰機造價也很珍貴。
出事時,他們可能會存有一絲帶着戰機安全迫降的想法,儘管幾率可能有點低,但是只要有一點希望,他們都會去嘗試,以此來盡量減少事故的發生。
同時也是想着能為以後的事故解決方案提供一些經驗,進而不肯跳傘。
2.有一部分人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
戰機一旦出事時,按照正常的指令,是要先後艙彈射,然後前艙才能進行彈射的。
這樣的話由於後艙彈射會造成強大的衝擊力會讓飛機加速下墜,耽誤一兩秒,都可能再也沒有機會彈射的。
2009年的一次飛豹戰鬥機事故中,就是後艙飛行員生還而前艙因為一兩秒的時間壯烈犧牲。
3.要保護地面的人民群眾
如果戰機出事在無人區是可以立馬進行彈射的,不會對地面造成人員傷害。
但是一旦在人口密集的區域上空,我們的飛行員斷不會為了自己一個人活命而棄千百個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不顧,都會繼續控制戰機到無人區,繼而錯失逃生時機。
2019年時,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一架戰鬥機在樂東縣訓練時墜毀,兩名飛行員均死亡,但卻未造成地面傷亡,從當時的現場照片來看,戰機墜毀地點距離樂東縣小學非常近,飛行員為什麼不選擇彈射,原因已經很清楚了。
所以很多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我們的子弟兵肩上也背負了太多的責任,願他們都能夠一生平安,不再有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