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艦:中國海軍的「明星艦」,洛陽人的驕傲
按照我國海軍艦艇命名條例,航母以省份命名,大型驅逐艦以省會城市命名,護衛艦以地級市命名,大型補給艦以湖泊命名,登陸艦則是以山脈命名。因而,海軍每下水一艘軍艦,對被命名的城市而言,都是一種無上的榮耀。洛陽在地級市中屬於最為耀眼的一個城市,是我國建都時間最長的古都。因而,以洛陽命名的海軍艦艇,大多都是比較先進的軍艦。
以洛陽命名的軍艦有兩艘,為守衛萬裏海疆立下了赫赫戰功。第一艘「洛陽艦」,是二戰時期澳大利亞建造的英國「巴瑟斯特」級遠洋掃雷艦。據悉,該艦標準排水量815噸,滿載排水量1150噸,屬於當時比較先進的艦艇。二戰結束後,改艦售往香港,被打造成了「祥興」號商船。1949年,人民海軍初建,急需先進艦艇,「祥興」號商船成了務實之選。
幾經周折,「祥興」號商船恢復了戰鬥力,成為了一艘護衛艦,被命名為洛陽艦。洛陽艦裝備有2座蘇式100毫米火炮,2座蘇式37毫米火炮,航速達到了15節。就當時相對弱小的人民海軍,洛陽艦實力不俗。1968年2月15日,洛陽艦被授予榮譽舷號53-220。1982年,洛陽艦退出現役。時隔多年,我國導彈護衛艦取得了快速發展。
2005年,國產新型導彈護衛艦下水,再度被命名為洛陽艦。新洛陽艦與老洛陽艦相比,擁有先進的火控系統,並且還擁有國產導彈,能夠實現同時對海、陸、空目標進行打擊,自動化程度極高,戰鬥力已經是天壤之別。洛陽艦服役之初,便備受關注。據悉,洛陽艦為053H3型護衛艦,為我國2上個世紀90年代設計建造的第二代全封閉導彈護衛艦。
2009年4月23日,洛陽艦參加了海軍60周年海上閱兵式,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海軍的威武雄姿。2014年,洛陽艦與鹽城艦、太湖艦等組成的中國海軍第16批護航編隊,圓滿的完成了亞丁灣巡航任務,並且訪問了安哥拉、喀麥隆、南非等國家。如果說老洛陽艦見證了人民海軍的艱難起步,那麼新洛陽艦則見證了人民海軍的強大。儘管新洛陽艦服役了15年,可對井噴式發展的人民海軍而言,各方面性能已經不如近年入列服役的新銳護衛艦。不管怎麼說,洛陽艦是中國海軍的「明星艦」,更是洛陽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