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熱夫戰役為什麼蘇軍的傷亡如此慘重?一方面是因為莫德爾的防守能力確實頂尖,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蘇軍進攻部隊嚴重缺乏重武器,尤其是坦克的掩護,朱可夫讓大量步兵充當炮灰無意義的送死,這才讓德軍在兵力劣勢的情況下打出來了1:4的戰損比。勒熱夫戰役也反映出來蘇聯指揮官的特色,只要能達成戰役目標,絲毫不在乎手底下部隊會死傷多少人。就像朱可夫說的那樣:「我們的士兵會把雷區當做不存在一樣衝鋒。」
勒熱夫戰役蘇軍人員裝備情況
在1942年1–4月份的第一次勒熱夫戰役中,蘇軍投入的作戰兵力在50–60萬人,包括西方面軍的三個集團軍與加里寧方面軍的三個集團軍。與龐大的兵力對應的是蘇軍捉襟見肘的重武器,由於這段時間蘇軍準備不足,只抽調了大約800輛坦克和700架飛機。看起來是不少,但這在蘇軍發動的進攻戰中已經是很少了。
而且這批飛機和坦克的數量讓人不忍直視,坦克有超過一半都是T系列輕型坦克,對德軍的威脅十分有限。200–300輛T-34和KV-1坦克蘇軍也沒有集中使用,而是分散支援步兵使用。這讓原本就不怎麼強的進攻矛頭更是被嚴重削弱了。在第一次勒熱夫戰役中,錯誤頻出的蘇軍付出了35萬人傷亡的慘重代價。
但這在整個勒熱夫戰役中只是一個開頭,蘇軍損失最嚴重的戰役——火星行動更是堪稱屠殺。在1942年11月25日,為了掩護南方蘇軍圍殲德軍第六集團軍,朱可夫在中部地區急匆匆的發動了火星行動,集中了西方面軍、加里寧方面軍的主力,參戰兵力超過100萬人,裝備有1900輛坦克與1100架飛機。對面的德軍防守部隊為第九集團軍,下轄有足足六個裝甲師。
德軍坦克超過800輛,飛機600架,火炮1500門,莫德爾憑藉著精心布置的防線擋住了蘇軍一波波的進攻。這次蘇軍的坦克數量大幅提升,但是其中依然有800輛輕型坦克,中型和重型坦克只有1000輛左右。攤開在整條防線中依然捉襟見肘,當然這次戰役蘇軍還是有進步的,他們將坦克集中起來使用,給莫德爾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蘇軍指揮官的特點
在1942年蘇聯紅軍還遠遠不是後期那支千錘百鍊的部隊,此時的蘇軍中充斥着沒有任何作戰經驗的新兵,重武器的產量也不算太高。在整個火星行動中蘇軍傷亡人數高達50多萬,佔到了參戰部隊的50%以上,而德軍的損失不超過五萬人(包括了陣亡、失蹤、被俘和受傷人數),簡直就是單方面的屠殺。
莫德爾曾經這樣評價蘇軍指揮官;「在戰役前期蘇軍指揮官往往能冷靜分析局勢、最初理性的判斷,但是一旦部隊傷亡過大,他們就會變得失去理智,只想着投入更多的部隊在一個點上,迫切地把全部部隊堆上賭桌。」這反映出了蘇軍的指揮特點,在火星行動中這種例子不勝枚舉,包括在之後的很多場戰役中蘇軍指揮官都有這個毛病。
整個勒熱夫戰役對蘇軍來說絕對是一場慘敗,沒有任何的理由開脫。雖然勒熱夫突出部的存在,客觀上牽制了大量的德軍(大約30多萬人),但是蘇軍被牽制的人數更多,超過100萬。孰輕孰重不言而喻,在1942年蘇軍裝甲部隊優先提供給南線使用,導致中部裝甲部隊很缺,而朱可夫又急於發動火星行動,導致部隊傷亡太嚴重,簡直就是用步兵的生命去撞德軍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