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國關鍵智庫曾表示:台海雖重要但並不是中國的命門,只有拿捏這處地方,才能徹底切斷中國的命脈!
中美爭鋒與地緣政治
今年來東亞局勢越來越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意味,美國繼續無視中國警告向台灣出售武器,挑戰中國底線,而中國則不卑不亢直面挑戰,不斷加強對台灣海峽以及台灣周邊地區的控制,雙方互不相讓。
中美兩國在台海的博弈就像危險的雙人舞,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擦槍走火,但美國的最重量級的智庫卻給出了完全不同的視角,他們提出美國不應過度關注台灣海峽,因為那裡解放軍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已經很強了,真正的必爭之地其實是馬六甲海峽!
蘭德智庫的一位名叫詹姆斯卡弗利的教授解釋道,台灣和南海地區雖然都都可能是中美摩擦的火藥桶,但美國不應該過度關注這個地方,而要把精力放在對馬六甲海峽的控制上,確保在「戰時」能迅速封鎖馬六甲海峽。
他認為美軍在台灣和南海這樣的中國家門口,和解放軍硬碰硬風險太大,而馬六甲海峽控制着中國絕大多數的能源和貿易,如果美國能在戰時封鎖馬六甲海峽,就能切斷中國的能源和貿易命脈,因此,馬六甲海峽才是中美博弈的「終戰之地」。
這番言論其實不無道理,雖然美國近些年總是一副對台灣「不離不棄」的樣子,但你要真的讓他和解放軍在台海開戰,美國其實心裏也犯怵,總結就是大陸離台灣太近了,可以說是一伸手就能夠到台灣。
可以說解放軍掌握着台海局勢完全的掌控權,而美軍能投射到西太平洋的力量是有限的,就算戰時能得到其他戰區的支援,也永遠會慢解放軍一步,那邊都開始攻台了,這邊還沒集結完畢呢,從兵貴神速的角度考慮,美軍也不應該和解放軍在台海起衝突。
至於南海方向呢?那裡離美軍的西太平洋主要軍事基地更遠!台海方向上至少還有在日本和韓國的美軍 可以快速反應,南海就只有位於菲律賓的美軍基地離的最近,但菲律賓的基地相較於日本和韓國設施完善的大型基地要相去甚遠,也難以和解放軍對抗。
況且近些年中國在南海的建設速度正在不斷加快,又是填海造陸又是修建保障基地和機場,中國海空軍在南海地區的實力正在與日俱增,2016年的時候美國就曾開着航母浩浩蕩蕩的要來南海向中國挑釁,結果被天上的轟6轟炸機給嚇慫撤退了。
綜合這些客觀條件,蘭德智庫的卡弗利就說了,台海和南海都不是適合與中國決戰的地方,得換一個地,這個地方就是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東亞國家的生命通道
馬六甲海峽連接着太平洋和印度洋,是東亞國家進出口貿易的最關鍵通道,每年都有5到6萬的各種船隻經過那裡,其中就一多半都是中國的貨船和游輪,我國從中東非洲進口的石油,有將近80%要經過馬六甲海峽。
一但美國在戰時封鎖馬六甲海峽,對我國來說是個巨大的威脅,要知道先不說工業生產,就拿軍隊的日常訓練以及裝備的使用來說都需要大量的石油製品來維持的。
俄烏戰爭初期俄羅斯的機械化軍隊就因為後勤補給,尤其是燃料供應不暢,導致針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的閃電攻勢受阻,以至於失去了直接佔領基輔的良機,此後還因為坦克和裝甲車缺乏燃料,導致俄羅斯在撤退時不得不拋棄了大量珍貴的重裝備。
地面裝備在缺乏燃油的情況下都是這番窘境,更不要說有「油老虎」之稱的大型軍艦和戰機了,這也是為什麼蘭德智庫稱馬六甲海峽為中國的生命線,而美國在新加坡的軍事基地離馬六甲很近,他們認為在戰時美軍能比中國更快的控制這裡。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美國能想到的問題睿智的中國人怎麼能想不到呢?近些年我們對於降低自己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這件事上已經做過很多努力了。
首先就是我們一直在讓自己的資源進口渠道更多元,我們在巴基斯坦投資並建設了瓜達爾港,不少物資就可以不用非得通過馬六甲海峽。
同時,馬六甲海峽也不是不可替代的,我們還一直在研究在泰國挖掘克拉地峽的可能性,那時一條位於馬六甲海峽北部的尚處於計劃中的地峽,一旦開通,就可以開闢另一條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
除了克拉地峽還是瓜達爾港這種能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們減輕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的工程,我們還有兩手準備,我們也需要加強自己對馬六甲海峽的保護能力,近期,由中方援建的柬埔寨雲壤海軍基地完工。
這裡和我們位於東非的吉布提基地一樣都是後勤保障基地,我國艦隊可以在此處進行後勤補給,這為中國在關鍵時期保護馬六甲海峽不被帝國主義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隨着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未來我們在馬六甲海峽附近會有越來越多的朋友。
結語
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美國一廂情願試圖靠威脅來遏制中國崛起的企圖不會得逞,中國的崛起不會因為帝國主義一時的阻撓而中斷,中美博弈相信我們會是最後的勝利者。
信息來源:深度解局2023-08-18————千里之外震懾敵軍航母,解放軍亮出鎮國神器
信息來源:環球網-2013- 11/14————蘭德支損招破解中國戰略 要把解放軍堵在島鏈
信息來源:環球時報2025-04-07————柬埔寨雲壤海軍基地升級後啟用,中柬聯合演習在雲壤港相關區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