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飛機擅闖黃岩島,解放軍喊話無效後果斷強勢出手,上演「貼臉」驅離。
據環球網報道:2025年2月18日,菲律賓一架搭載記者的飛機擅自進入中國黃岩島空域,企圖證明其對黃岩島的所謂「主權存在」。然而,黃岩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其主權毋庸置疑。面對菲律賓此次挑釁行為,中國軍方迅速派出武裝直升機進行攔截驅離,場面一度高度緊張。
據《國防郵報》報道,中國直升機當時距菲飛機僅有「3米」。而事件背後,折射出的卻是南海地區持續多年的主權爭端與大國博弈。
黃岩島事件引發關注,中菲空中對峙細節曝光
菲律賓這架小型飛機搭載國際媒體記者,2月18日起飛,試圖闖入黃岩島空域。然而,這種無視中國主權的非法挑釁行為,註定不會成功。當飛機接近黃岩島時,正在附近巡邏的中國海軍艦艇立即通過無線電警告,要求菲方立即撤離黃岩島空域。
面對警告,菲方無動於衷,並繼續逼近黃岩島。隨後,中國軍艦果斷派出了艦載武裝直升機進行驅離。這架直升機進行了多輪貼近飛行。最近時,兩機距離僅約3米,場面極度驚險。
最終,在中方多輪升級驅離措施的壓迫下,菲方飛機只能放棄任務,匆忙撤離黃岩島空域。
中國的堅持與菲律賓的挑釁
黃岩島是誰的主權?
黃岩島位於南海地區。從主權角度看,黃岩島從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20世紀以來,中國政府通過官方地圖明確標註黃岩島為中國領土,並通過長期的管理和巡邏彰顯對其的實際控制權。
國際法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對海洋專屬經濟區的劃分與範圍有明確界定,但這一公約並未改變島嶼主權的歸屬。主權問題的裁定仍需依託歷史權利和有效管轄。因此,任何基於「距離」而對主權歸屬作出判斷的行為,都是對公約的片面解讀。
菲律賓為何多次挑釁?
近年來,菲律賓政府在黃岩島問題上屢屢製造爭端,不僅強行侵佔,還多次通過媒體炒作試圖博取國際同情。在不少對峙事件中,菲律賓都會帶記者隨行,通過拍攝與後期剪輯,營造「弱國受威脅」的形象。這背後,既有菲律賓內部的政治需求,也有其盟友(如美國、日本)試圖激化南海爭端的國際大背景。
菲律賓的挑釁雖明知不可為,但其目的並非真的挑戰主權歸屬,而是希望通過製造輿論,誤導國際社會對南海局勢的認知,從而獲得更多國際支持。但從實際效果看,這種操作在國際輿論場上的說服力極為有限。
堅決維護領土主權
面對持續的侵擾,中國的戰略始終清晰明確:以對峙回擊挑釁,以實際控制維護主權。
軍事技術與應對策略的成熟化
此次事件中,中國迅速派出武裝直升機貼臉式驅離,既有效阻止了菲方進一步挑釁,也展示了中國在南海地區成熟的軍事應對策略。本次任務充分體現了中國軍方在複雜場景下的冷靜與專業。
理性與強硬並存的國際話語
儘管菲方試圖通過輿論將事件包裝成「大國欺壓」的故事,但外界普遍認為,中國的行動完全合理合法。黃岩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無論是從歷史依據,還是國際法解讀,中方始終佔據主動。如果菲律賓不擅自侵入黃岩島,中國自然不會採取驅離行動。中方一貫主張通過談判與合作解決爭端,但對非法挑釁行為,絕不妥協。
未來格局展望
可以預見,中菲圍繞黃岩島以及南海其他爭議島嶼的博弈還將持續。與此同時,外部力量的介入也不可小覷。美國近年來深化與菲律賓的軍事合作,藉助軍事基地、聯合軍演等方式直接涉足南海爭端,對菲律賓採取所謂「保護政策」。然而,靠外力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反而會將本已複雜的南海格局推向更進一步的緊張。
對於中國而言,南海主權維護是「大國核心利益」。無論菲律賓如何挑釁,中國都將保持既定立場,利用綜合國力與輿論引導確保南海局勢的穩定大局。
結語
菲方利用飛行視頻炒作中國「危險行為」,表面上試圖吸引國際注意力,實則反映其對南海主權爭端的無力感。中國這次多輪反制,則再次表明維護主權的堅定態度,以及在現實操作中的冷靜與精準。事實證明,挑釁者始終無法從規則和道義上站穩腳跟,而真正的強者,則是以實力捍衛正義。
正如中國回應南海爭端的一貫表態:黃岩島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捍衛主權的底線永不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