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清晨,也門的首都薩那和重要港口城市霍代達在一系列猛烈的空襲中陷入動蕩。更令人關注的是,本次空襲發生在胡塞武裝向以色列發射導彈的幾小時之後,中東局勢再次急劇升級,以色列、胡塞武裝與國際軍事力量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將如何影響這一地區的未來?
胡塞導彈襲擊以色列
在空襲發生前的幾個小時,胡塞武裝發射了一枚導彈,目標直指以色列。以色列軍方隨後宣布成功攔截了這枚導彈,避免了它進入以色列領土。以色列軍方透露,導彈殘骸的可能掉落引發了火箭警報,並且在特拉維夫及其周邊地區響起了警報。與此同時,空中還傳來了巨大的爆炸聲。
這次導彈襲擊並沒有造成明顯的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但卻讓局勢更加緊張。胡塞武裝沒有立即認領這次襲擊,但表示將在數小時內發佈一份軍事聲明,通常這類聲明標誌着他們對襲擊的確認。以色列軍方未對此事做出進一步評論,但其之前曾因胡塞武裝襲擊以色列而進行反擊,並且在最近幾周對胡塞武裝發出警告,威脅將再次對其進行軍事打擊。
空襲發生在胡塞武裝導彈襲擊後的短短几個小時內,目標主要是薩那及霍代達等胡塞控制的地區。薩那自2014年起由胡塞武裝控制,成為其在也門的主要根據地。霍代達作為也門最重要的港口之一,長期以來也是國際上關注的焦點。該港口不僅是也門進口糧食的重要通道,還被認為是伊朗通過也門轉運武器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霍代達常常成為戰鬥的核心地區。
儘管胡塞武裝控制的媒體在第一時間報道了空襲事件,但並未透露空襲造成的具體損失或傷亡情況。然而,胡塞的衛星頻道「馬斯拉」指出,空襲主要集中在薩那的電力設施以及位於紅海的拉斯伊薩石油終端。對於這些目標的選擇,分析認為,空襲的目的是削弱胡塞武裝的關鍵基礎設施,尤其是在能源領域的供應線。
空襲的可能發起方
雖然胡塞武裝並沒有立即確認是誰發起的空襲,但從當前的情報來看,外界普遍猜測這次空襲是以色列所為。以色列與胡塞武裝之間的緊張關係並非首次。此前,以色列曾多次對胡塞武裝的軍事目標進行打擊,尤其是在胡塞武裝襲擊以色列商船和其他目標之後。
實際上,早在2023年7月,以色列軍方便曾因胡塞武裝使用無人機襲擊以色列的商船而對霍代達港進行空襲,目標是該地區的石油基礎設施。此次空襲或許也是以色列回應胡塞武裝襲擊的一部分。以色列方面一貫主張,胡塞武裝是伊朗支持的代理人,其軍事行動可能與以色列的國家安全利益直接相關。
在這次空襲的背景下,美國的軍事行動也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自2023年以色列與哈馬斯爆發衝突以來,胡塞武裝的導彈和無人機襲擊就成為了美國軍方的重點打擊目標。美國已多次在紅海區域針對胡塞武裝進行打擊,尤其是在胡塞武裝襲擊航運通道時。
2024年12月,美國中央司令部宣布,他們打擊了胡塞武裝在薩那的一個指揮控制設施,該設施曾是也門政府國防部的所在地。此舉被視為美國在應對胡塞武裝日益增長的威脅時的一部分。美國的軍事打擊不僅針對胡塞武裝的軍事設施,還涉及到紅海航道的安全問題。美國軍方一直在監視胡塞武裝對商船和其他目標的襲擊,尤其是在紅海地區,胡塞的導彈和無人機襲擊對全球航運構成了嚴重威脅。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軍方在此次空襲發生後的初步回應中表示,這些空襲並非由美國發起,表明美國並沒有直接參与此次空襲。美國官員透露,雖然胡塞武裝的導彈和無人機襲擊增加了地區的緊張局勢,但美國的軍事打擊並不一定與以色列的行動有關。
胡塞武裝的目標
胡塞武裝的軍事戰略始終圍繞着與沙特主導的聯軍的長期戰鬥。自2015年戰爭爆發以來,胡塞武裝與沙特及其盟國展開了長達數年的衝突,至今依然沒有決定性的勝利。在這一過程中,胡塞武裝不斷加強與伊朗的聯繫,伊朗也被認為是其最大的軍事支持者之一。胡塞武裝不僅依靠伊朗提供的武器和技術,還積極利用霍代達等港口進行武器走私。
胡塞武裝對航運通道的攻擊也是其軍事戰略的一部分。自以色列與哈馬斯的衝突升級以來,胡塞武裝通過導彈和無人機襲擊了大約100艘商船,並劫持和擊沉了幾艘船隻。胡塞武裝宣稱,其攻擊的目標是與以色列、美國或英國有關的船隻,目的是迫使以色列停止對加沙的軍事行動。然而,許多被攻擊的船隻與這些國家無關,甚至有些船隻前往伊朗,這讓胡塞武裝的戰略變得更加複雜和難以理解。
也門戰爭下的人道危機
胡塞武裝與沙特主導的聯軍的衝突已造成超過150,000人死亡,數百萬民眾流離失所。這場戰爭不僅造成了大量的軍事傷亡,更對民眾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聯合國和其他國際機構多次警告,長期的戰爭已經將也門推向了人道主義災難的邊緣。根據聯合國的估算,戰爭導致的直接和間接死亡人數可能遠遠超過150,000人。
與此同時,戰爭還造成了嚴重的糧食危機,也門的民眾面臨著極度的貧困和營養不良。數百萬兒童因飢餓和醫療設施短缺而受到影響。霍代達等港口城市作為糧食和醫療物資的重要供應通道,戰鬥的持續使得這些物資難以到達最需要的地方,加劇了也門的難民問題。
國際社會對於也門內戰的干預一直存在爭議。儘管聯合國多次呼籲停火,並提供人道援助,但各方在戰爭中的立場依然鮮明,且衝突各方難以達成有效的和平協議。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分別支持不同的戰鬥派系,導致衝突長期未能得到解決。與此同時,美國、以色列等國的軍事介入也使得衝突局勢更加複雜,尤其是在胡塞武裝採取襲擊航運的行動後,紅海航道的安全成為了國際關注的焦點。
國際社會在推動也門和平進程方面面臨重重困難。各方在推動和平協議時的分歧,加之胡塞武裝的強硬態度和外部支持,使得任何嘗試都顯得異常複雜。解決也門衝突的關鍵不僅在於停止軍事行動,更在於如何通過政治手段解決各方利益的衝突,實現真正的和平。
空襲襲擊也門反叛控制的首都和港口城市,胡塞襲擊以色列後的事件,不僅加劇了地區的緊張局勢,也讓國際社會再次關注也門內戰的複雜性和國際力量在這一衝突中的作用。隨着戰爭的持續,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以色列的反擊、以及美國等國的軍事介入,都表明,也門不僅僅是一個地區性的戰爭場所,更是中東政治和軍事博弈的一個重要縮影。未來,如何通過外交途徑化解這一衝突,仍然是全球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