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紅軍兵敗河西,馬步芳下令拍下這張照片,送南京邀功請賞

2024年04月05日18:35:04 軍事 1963

1937年,紅軍兵敗河西,馬步芳下令拍下這張照片,送南京邀功請賞 - 天天要聞

1937年,紅軍兵敗河西,馬步芳下令拍下這張照片,送南京邀功請賞 - 天天要聞

在我軍的歷史上,西路軍無疑寫下了最為悲壯的一筆。

自1936年10月到1937年3月,西路軍21000多將士在河西走廊孤軍奮戰,與數倍於己、裝備精良的馬家軍血戰4個多月,在殲敵25000多人後,終因彈盡糧絕而不幸全軍覆沒。

1937年,紅軍兵敗河西,馬步芳下令拍下這張照片,送南京邀功請賞 - 天天要聞

不久之後,為了向蔣介石邀功,馬家軍匪首馬步芳令手下拍下了一張照片送到南京1949年8月,彭德懷麾下一野攻克蘭州,痛殲了馬步芳的青馬主力,為西路軍報了12年前的血海深仇,並繳獲了這張照片的副本。

而看到這張照片時,一野指戰員們是無不痛心疾首。

那麼,西路軍當初為何會孤軍挺進河西走廊?

將士們又經歷了何等的血戰?

而馬步芳那張邀功的照片上到底拍了什麼呢?

1937年,紅軍兵敗河西,馬步芳下令拍下這張照片,送南京邀功請賞 - 天天要聞

西路軍

1936年8月10日,我黨中央通過研究國內外形勢,制定了三大主力在會師後展開「逼蔣抗日」的方針。

12日,中央在發給紅四方面軍的電報中,提出了攻取寧夏的戰略。該計劃的要點是紅軍三大主力於10月或11月會師後,做好進軍寧夏的準備;12月,留一個方面軍負責保衛陝甘寧邊區,並配合東北軍應對蔣介石的進攻;同時,另外兩個方面軍趁黃河結冰進行西渡後,消滅反動的馬鴻逵所部,佔領寧夏,以打通連接蘇聯的國際交通線。

1936年10月下旬,紅二、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但紅軍所要面對的形勢卻更加嚴峻。

1937年,紅軍兵敗河西,馬步芳下令拍下這張照片,送南京邀功請賞 - 天天要聞

當時,日本鬼子越來越猖狂,不斷向關內調兵,企圖侵佔華北。與此同時,蔣介石不思抵禦外辱,反而加緊了對陝甘寧邊區的「圍剿」,企圖把紅軍徹底消滅。更要命的是陝甘寧邊區土地貧瘠,物資極度匱乏,根本無法支撐數萬紅軍將士的生存。

於是,黨中央當機立斷,決定提前執行奪取寧夏的戰略計劃,並發佈了「10月作戰綱要」。綱要與原計劃有所不同的是三大方面軍全部出擊,合力奪取寧夏,打通連接蘇聯的補給線,並通過中蒙邊境獲得蘇聯的援助。

為了執行中央的戰略計劃,1936年10月25日,紅四方面軍的紅30軍最先西渡黃河。隨後,紅四方面軍的紅9軍、紅一方面軍的紅5軍、紅四方面軍的總部機關及直屬部隊也相繼渡過黃河。到10月30日,紅軍渡過黃河的部隊一共有21000多人。

1937年,紅軍兵敗河西,馬步芳下令拍下這張照片,送南京邀功請賞 - 天天要聞

可以說,已經渡河的這三支紅軍部隊都是經歷過反「圍剿」和長征的全軍精銳。

紅9軍和紅30軍是紅四方方面軍的中堅。因為在川陝根據地的反「六路圍攻」中表現優異,紅30軍的2個團被授予了「夜老虎」和「鋼軍」的錦旗,紅9軍的2個團被授予了「守如泰山」、「攻如猛虎」的錦旗。

紅5軍是紅一方面軍的一支特殊部隊。這支部隊是由參加寧都起義的國民黨部隊改編而來,最開始的番號是紅5軍團主力,而副總指揮就是大名鼎鼎的董振堂

1937年,紅軍兵敗河西,馬步芳下令拍下這張照片,送南京邀功請賞 - 天天要聞

1932年,紅5軍團被中央蘇區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授予了最高榮譽~「紅旗獎」。在長征中,董振堂指揮紅5軍團承擔了最艱苦的後衛任務,與國民黨軍隊展開連番血戰,為保衛中央紅軍主力和黨中央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紅5軍團又被授予「鐵流後衛」的光榮稱號。

1935年6月中旬,紅一、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後,第5軍團改番號為紅5軍,由董振堂擔任軍長。

雖然3個軍都是能征善戰,但渡河時的狀況並不是非常理想。21800名將士的手裡只有不到7000條搶。

其中,紅5軍的3000多人只有1000多條槍,每支槍只有5發子彈;紅9軍的6500多人只有2500多條槍,每條槍只有15發子彈;紅30軍的7000多人只有3200多條槍,每條槍只有25發子彈。

條件最好的是騎兵師,200多人的手裡都有槍,每把槍有25發子彈。

而在3個軍在總兵力中,還有機關幹部、後勤人員、傷員和小戰士8700多人。所以,真正能打仗的只有13000多人,而且有一半還沒有槍。

1937年,紅軍兵敗河西,馬步芳下令拍下這張照片,送南京邀功請賞 - 天天要聞

由此可見,渡河部隊的條件是有多艱苦。

然而,他們很快要面對的馬家軍卻是兵強馬壯,物資充足。而且,在渡過黃河後,大家也沒想到自己將成為一支深入絕境的孤軍。

1937年,紅軍兵敗河西,馬步芳下令拍下這張照片,送南京邀功請賞 - 天天要聞

血戰

民國時期,蔣介石雖說在名義上統一了中國,但在事實上,華夏那時仍然處於「散裝」的狀態,很多省份都是地頭蛇控制。西北地區因為離統治核心遠,民族問題複雜,於是就成了獨立王國,是軍閥橫行,最出名的就是「四馬」。

這「四馬」指的是馬步芳和馬步青以及馬鴻逵和馬鴻青,而他們的軍閥武裝則被稱作「馬家軍」。

不過,因為盤踞的地域不同,「馬家軍」又分為了兩大派系,也就是青海的「青馬」和寧夏的「寧馬」。

在一堆「馬」中,拳頭最大的是「青馬」匪首馬步芳,此人不但擁兵自重,還獨攬西北軍政大權,是妥妥的「坐地炮」。

1937年,紅軍兵敗河西,馬步芳下令拍下這張照片,送南京邀功請賞 - 天天要聞

在西路軍出征前,這傢伙還拿錢開道,從蔣介石那拿弄來一個「西北剿總」第二防區司令的頭銜。

他花這大錢可不是為了當「大冤種」,而是為了擴大的自己的勢力。當了這個司令後,馬步芳的「青馬」兵力是急劇擴充,達到了5個旅加5個獨立團,36000多人。

而且,這「青馬」匪兵都是當地人,熟悉地形,擅長騎射,素來都是好勇鬥狠,戰鬥力十分剽悍。這點與其他地區軍閥的雜牌軍有着天壤之別。

在暗地裡,馬步芳在青海各地還鼓搗出100多個地方反動民團,總人數有15萬之巨。另外,他還組建了80多個騎兵民團,有馬將近7萬匹,馬槍5萬多支,馬刀4萬多把。由此可見,這騎兵雖是民團,但戰鬥力是不容小覷。

1937年,紅軍兵敗河西,馬步芳下令拍下這張照片,送南京邀功請賞 - 天天要聞

如以此來,在實際上,馬步芳手裡的總兵力是超過了25萬,放眼全國,都屬於軍閥的頭牌。

而相比之下,無論是在人數、裝備、還是在後勤補給上,西路軍相對於「馬家軍」都是處於絕對的劣勢。

不過,英勇的紅軍對任何強敵從來都是無所畏懼。在渡過黃河後,紅軍沒有辜負黨中央的信任,立刻與前來阻截的馬步青所部展開激戰,在10幾天內就消滅了2000多敵人,還擊斃了敵前敵總指揮~騎5師的參謀長馬廷祥

1937年,紅軍兵敗河西,馬步芳下令拍下這張照片,送南京邀功請賞 - 天天要聞

但是,就在渡河紅軍首戰告捷之時,胡宗南卻向黃河以東、準備渡河的紅軍展開了狂攻,並切斷了黃河兩岸紅軍的聯繫。因此,攻下寧夏的戰略計劃已無法實現。

11月8日,黨中央和中革軍委做出決定:渡河部隊改稱為西路軍,戰略任務是在河西地區建立新的根據地,並打通連接蘇聯的戰略通道,以策應河東紅軍主力進行戰略轉移。

如此,西路軍奉命繼續向西挺進,但抵達河西走廊腰部的時候,更大的困難接踵而來。

當時,紅軍所處的地區北邊是沙漠,南邊是祁連山,東邊是涼州,西邊是高台,地域寬達百里,是人煙稀少。而且,因為消息閉塞,當地的老百姓對紅軍一點都不了解,這就導致紅軍陷入了外線作戰的困境,那就是既得不到兵員補充,也得不到任何補給物資。

但根據中央的命令,西路軍又要在這片區域建立根據地,將控制黃河的國民黨重兵調開,以便使河東紅軍主力能夠出其不意地渡過黃河,進行戰略大轉移。也就是說,無論有多大的困難,西路軍都要利用根據地牽制住黃河兩岸的敵人主力,以保障全局的勝利。

為完成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從11月22日到25日,西路軍連克四十里堡等地,再次殲敵6000多人,成功將黃河兩岸的10幾萬敵軍吸引到了自己這邊。

就在此時,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國共準備進入第二次合作。由此,西路軍也就不必建立根據地,而是奉命繼續向西,力爭取得與蘇聯的聯繫。

西北的冬天是冰天雪地,寒風刺骨。而缺衣少糧的西路軍將士仍然以頑強的精神、高昂的鬥志在零下20多度的苦寒中奮勇前進。大家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革命最後的勝利。

1937年,紅軍兵敗河西,馬步芳下令拍下這張照片,送南京邀功請賞 - 天天要聞

在西安事變後,按理說,蔣介石應該通知各地名義上歸順的軍閥,停止與紅軍的敵對行動。但實際上,他雖然嘴上說和我黨停止內戰,一致對外,但私下裡的歹毒花招一點都沒少用。

馬步芳對蔣介石的心思是心領神會,所以對紅軍的進攻是一波接着一波。

如前文所述,馬家軍有大量騎兵,裝備好、機動性高、戰鬥力強,後勤也沒後顧之憂,進行襲擾時是神出鬼沒,而且越打越亢奮。對於紅軍來講,這幫騎馬的匪兵確實很難對付。

身經百戰的徐向前元帥都說過馬家軍忽然蜂擁而至,忽然一下就散去;要消滅一個騎兵,紅軍經常要以兩到三名戰士的傷亡為代價;而敵人在逃跑時,靠兩條腿的紅軍又無法追擊。

徐帥說的確是事實。

在進攻時,馬家軍的騎兵通常會以上百名騎兵為一個集團,揮舞着馬刀,進行集團衝鋒。

紅軍的彈藥奇缺,根本無法在遠距離上對敵進行殲滅。如果自己再沒有堅固的防禦攻勢,等敵騎兵殺到時,紅軍血肉之軀構成的防線很容易被衝垮。即便第一波沒有衝垮紅軍,敵騎兵還會繼續發動衝鋒,直到衝垮為止。

1937年,紅軍兵敗河西,馬步芳下令拍下這張照片,送南京邀功請賞 - 天天要聞

除了集團衝鋒,敵騎兵還會使用兩翼包抄的戰術。也就是在正面強攻不奏效的時候,敵人會留少量兵力在正面佯攻進行牽制,主力則分開從左右兩邊向紅軍的後方發動襲擊,使紅軍陷入被兩面夾擊,進退兩難的困境。

雖然西路軍將士從不言退,英勇奮戰,給予了敵人沉重的打擊,但自身也損失慘重。到1937年1月的時候,全軍只剩下15000多人,實力大減。

而瘋狂的馬家軍並沒有退卻的意思,反而是殺紅了眼,於是,最終的對決終於到來。

一抹殘陽如血,灑在了茫茫的西北大地。

1937年,紅軍兵敗河西,馬步芳下令拍下這張照片,送南京邀功請賞 - 天天要聞

浴血悲歌

1937年1月,西路軍的15000多人中能戰鬥的其實只剩下5000多人,但馬家軍卻源源不斷地湧來。1月12日,敵人向駐守在高台的西路軍發動狂攻。

紅5軍進行了頑強抵抗,但因寡不敵眾,被迫後撤到城內。20日,城破,彈盡糧絕紅5軍將士與敵人展開了慘烈的肉搏戰,很多傷員都與敵人同歸於盡。最終,包括軍長董振堂等高級指揮員在內,紅5軍3000多將士全軍覆沒。

1937年,紅軍兵敗河西,馬步芳下令拍下這張照片,送南京邀功請賞 - 天天要聞

高台失守後,西路軍的13000多人,突圍至倪家營子一帶,但立刻遭到馬家軍7萬多精銳的圍攻。和紅5軍一樣,此時的西路軍上下無論男女,無論崗位,全員與敵展開了血肉橫飛的死戰,戰況之慘烈,天地都會為之動容。

戰至2月下旬,西路軍從倪家營子突圍而出,但紅9軍和紅30軍已經傷亡巨大。在突圍中,1300多名女戰士義無反顧地承擔起掩護戰友的重任,最終除少數戰士被打散和被俘外,幾乎全部犧牲。

到3月中旬的時候,經過4個多月的孤軍奮戰,西路軍包括傷員在內只剩不到2000人,戰略使命至此失敗。。

此後,紅9軍的原軍長孫玉清同志率部在祁連山又進行了1個多月的游擊戰,但最終受傷被俘。敵人在勸降無果後,在5月底將孫玉清同志殘忍殺害。

1937年,紅軍兵敗河西,馬步芳下令拍下這張照片,送南京邀功請賞 - 天天要聞

此後,慘無人道的馬步芳下令將紅5軍軍長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和孫玉清同志的頭顱割下,擺成一排,拍攝了照片,然後將照片送到南京,向蔣介石邀功。

1937年,紅軍兵敗河西,馬步芳下令拍下這張照片,送南京邀功請賞 - 天天要聞

1949年,一野解放蘭州,將馬步芳的「馬家軍」打得灰飛煙滅,終於為西路軍的戰友報了血仇,並繳獲了這張照片。

這張照片是西北馬匪的罪證,但更是西路軍將士不屈精神和對革命無限忠誠的見證。

這張照片使無數晚輩將不會忘記所有為了新中國而英雄獻身的革命先烈。

歷史將永遠銘記西路軍將士的豐功偉績。在共和國的豐碑上將永遠鐫刻着他們偉大的名字!

素材來源:

青海省委黨史研究室

他是被馬家軍殺害的紅軍西路軍軍長,50年多後才認出首級

http://www.qhdsw.gov.cn/info/963

大江南北 2020年2期

西路軍悲壯的戰鬥歷程

https://www.fx361.com/page/2020/0310/10818026.shtml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抗洪烈士周昆訓之子被國防科技大學預錄取 - 天天要聞

抗洪烈士周昆訓之子被國防科技大學預錄取

央廣網長春6月29日消息(記者舒震)據「中國退役軍人」視頻號發佈,抗洪烈士周昆訓的兒子周義航成功被國防科技大學預錄取,目前全家人正在等待錄取通知書。周義航成功被國防科技大學預錄取(央廣網發 「中國退役軍人」視頻號截圖)2023年8月4日凌晨,舒蘭市遭遇了歷史上罕見的強降雨,災情嚴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岌...
原汕尾市人民防空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陳志勝被「雙開」 - 天天要聞

原汕尾市人民防空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陳志勝被「雙開」

據汕尾清風消息:日前,經汕尾市委批准,汕尾市紀委監委對原汕尾市人民防空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陳志勝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經查,陳志勝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對黨不忠誠不老實,對抗組織審查;無視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廉潔底線失守,長期違規收受禮品;違背組織原則,違規在職務晉陞中謀取利益並向...
抹黑中國航天者,即為漢奸! - 天天要聞

抹黑中國航天者,即為漢奸!

起因:我無知也,對嫦娥6號開箱儀式感到迷惑,寫了一篇微頭條6月25日,風姿綽約的嫦娥6號在月地之間仙遊了53天後,又風度翩翩的,指哪打哪的精準降落於內蒙古某着陸場。(說風度翩翩,那是我這個航天迷的偏愛:小六31馬赫的返回速度,能把美國的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