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戰犯中的原將領,據不完全數字,最後一批獲特赦的有四人,分別是黃維、庄村夫、宋清軒和李九思(應該是功德林轉撫順的一批,不是全部)。這四個人中,黃維和李九思可是兵團級的將領,李九思被俘前,是第13集團軍(李彌集團)中將副司令官。他是抗戰名將張自忠的部下,當兵之日起,連長就是張自忠將軍。
李九思(1900-1984),字子有, 河南鄧縣人,出生於鄭州十八里河。1920年,在鄭縣入馮玉祥西北軍學兵營,分配到張自忠所在的連,後到教導團學習,中隊長便是高樹勛。在任排長時,曾經被張自忠體罰入醫。
李九思從基層軍官做起,1933年參加長城抗戰,1936年任獨立第26旅少將旅長。
抗戰爆發後,李從廬山軍官培訓團匆匆回到平津,29軍很快敗北,李轉道青島赴濟南,受宋哲元委託,招錄新兵三個團,後歸59軍。1938年1月任第59軍38師113旅旅長,1940年5月任第59軍38師師長兼第59軍訓練處主任,參加隨棗會戰、常德會戰、豫西鄂北會戰。
抗戰勝利後曾任第59軍副軍長。張克俠、何基灃起義之後,李收拾第59軍殘部,併入第13兵團,李任第13兵團中將副司令官,參加淮海戰役,後敗逃南京。一說是杜聿明派他回南京彙報戰況,因徐州已失,他便在南京閑居下來。
有關他沒有參加起義一事,多年之後,他曾經埋怨過張克俠。張克俠說,自己和中共地下黨,曾經多次向李暗示過,只是李不理解,或者是內心拒絕。他應該屬於與馮治安相同的情況。
南京解放,李九思決定逃往上海,再謀出路。1949年4月在蘇州郊區一家旅館內被俘。有一個說法是,李九思不願意投降,是因為他有大煙癮,共產黨禁煙,他怕受不了。還有一個說法是,當時張克俠在上海,他要去找張克俠,保住他的煙癮,這個應該不對,因為當時上海還沒有解放呢。
從李九思被俘地點及於鎮反期間險些被槍斃來看,他最初應當是被關押在蘇州獅子口監獄的,因1950年發生了特務策動羅賢達、劉秉哲越獄逃跑被擊斃事件。他們這些人員,處理相對偏重,有的已經判了刑,甚至是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