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印前線95式班機上刺刀?反裝甲狙擊當破甲錘,隨時準備近身肉搏

2023年09月22日01:43:09 軍事 1321

對印前線95式班機上刺刀?反裝甲狙擊當破甲錘,隨時準備近身肉搏。高海拔對三哥的近身肉搏,算是現代戰爭上的一個奇特場景,別看沒有用熱兵器,但一樣拳拳到肉,打的三哥鬼哭狼嚎,展現了戰士的必勝決心和戰鬥勇嚎,讓人出了一口胸中的悶氣。而最近對應前線展現的武器裝備,也出現了95式班機上刺刀的場景,看來如何靈活應用手中的冷兵器,戰士們有自己的獨門絕技。

對印前線95式班機上刺刀?反裝甲狙擊當破甲錘,隨時準備近身肉搏 - 天天要聞

根據社交媒體報道,我們看到了高海拔對印前線哨所戰士們的圖片,從中可以看到一線的裝備情況。這些裝備都具備很明顯的實戰特色,比如95式班機上刺刀,這在內地就是很少見到的,大家可以動動自己發財的小手,為高海拔戰士們點點贊。

對印前線95式班機上刺刀?反裝甲狙擊當破甲錘,隨時準備近身肉搏 - 天天要聞

從圖片上來看,高海拔戰士們周圍是一圈沙袋壘成的簡易工事,基座上還有幾塊大石頭,從地形來看應該是二手一個險要的山口,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而裝備上則是荒漠迷彩軍服,同時配備一體式攜行具和防彈衣,注意一個細節,每個人都佩戴了手套,這是非常典型的實戰特點,因為在前線的嚴酷環境中沒有手套的後果是很嚴重的。另外中間的戰士臉色黝黑,露出了飽經風霜的面容,這是真正戍邊戰士的身影,每一寸皮膚都展現出了艱苦的前線經歷。

對印前線95式班機上刺刀?反裝甲狙擊當破甲錘,隨時準備近身肉搏 - 天天要聞

他手持的武器也很有特色,是一款95式扳機,而槍口上已經掛上刺刀。很顯然機槍上刺刀並不是臨時起意,而是長期以來的標準配置。這可能也和高海拔對印前線的特殊情況有關,不能使用熱兵器,但是掛上的刺刀的機槍,你說是冷兵器還是熱兵器呢?不僅可以隨時當冷兵器使用,又可以隨時準備以應對不測,畢竟三哥這些老baby的陰險程度,在加勒萬河谷我們已經領教過了。

對印前線95式班機上刺刀?反裝甲狙擊當破甲錘,隨時準備近身肉搏 - 天天要聞

同時旁邊的兩位戰士也是出手不凡,手中兩把國產QBU-201型重型反裝甲狙擊槍,其兩腳架的底座都有磨的發亮,一看就是久經戰場考驗的。而他們手握槍口部位,也讓重狙更像是一把隨時可以舞動的長柄武器,而槍口的制退器就好像是以鎚頭,萬一遇到緊急時刻掄起槍來當破甲錘,估計效果也不錯,對着阿三的脆弱部位也能應急。

對印前線95式班機上刺刀?反裝甲狙擊當破甲錘,隨時準備近身肉搏 - 天天要聞

其實從這張對前線哨所的圖片不難看出,戰士們隨時都在高強度的緊張狀態,雖然面對鏡頭露出了久違的微笑,但手中的武器裝備說明他們隨時在準備近身肉搏,讓人無法動容,又非常心疼。也正是有這樣的高海拔戰士戍守邊疆,才讓我們感到安心,如果你也心存感激,不妨動動小手給戰士們點贊鼓勁。

對印前線95式班機上刺刀?反裝甲狙擊當破甲錘,隨時準備近身肉搏 - 天天要聞

對印前線95式班機上刺刀?反裝甲狙擊當破甲錘,隨時準備近身肉搏 - 天天要聞

總體來說,高海岸的形勢還是非常嚴峻,三哥也在不斷完善自己的基礎建設,打通隧道修建公路,其動員裝備和人員的速度已從十幾天縮短到幾天時間。當然,我們也在高海拔積極布局,設置更多雷達信息點位,增加更多的機場,進一步打通基礎設施。但不論如何,最終都需要一群有血有肉的戰士在高原雪域上駐守,他們犧牲了自己最美好的年華,甚至是半生戎馬生涯,只為自己身後的大家和小家,對於這些戍邊戰士們即便致以最高的敬意,也不足以表達對他們的感激之情。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清朝火器發展史: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的曲折之路 - 天天要聞

清朝火器發展史: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的曲折之路

清朝(1644-1912)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火器發展歷程既體現了傳統軍事技術的延續,也映射出近代化進程中的艱難與曲折。從火繩槍到近代步槍,清朝火器經歷了繼承、引進、停滯和改革的關鍵階段。
平均身高1.87米!中國儀仗隊紅場閱兵現場畫面來了,驕傲轉發 - 天天要聞

平均身高1.87米!中國儀仗隊紅場閱兵現場畫面來了,驕傲轉發

應俄羅斯國防部邀請,當地時間5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儀仗分隊119名官兵在莫斯科參加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活動。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英姿颯爽走過紅場,展現中國軍人風采。另據新華社報道,儀仗司禮大隊儀仗分隊隊長張鼎新告訴記者,有102名隊員亮相紅場,他們平均身高1.87米,平均年齡20歲。「...
帕帕羅焦慮美造艦速度,擔憂被中國趕超 - 天天要聞

帕帕羅焦慮美造艦速度,擔憂被中國趕超

美國印太司令帕帕羅直接攤牌,美國一年只能憋出1.4艘潛艇+1.8艘軍艦。這數據與中國一對比,太平洋都快裝不下老美的焦慮了——畢竟軍艦不是比特幣,印鈔機可印不出來。 但這事兒真只是數數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