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055大驅出現在日本海,阿拉斯加都已經不新鮮,畢竟國內艦艇現在已經有實力突破第二島鏈了,航母去關島幾日游也是常態了。不過藍水海軍的發展中,不僅需要大量的遠洋艦艇,還要有全球各個海域水道的重要水文資料,這是百年海軍真正含義和底蘊。而最近國產艦艇就現身直布羅陀海域,在西方的眼皮子底下勘察水文,這才是真正的寇可往我亦可往。
根據社交媒體報道,外媒稱一艘636a型遠洋測量船正在直布羅陀海峽入海口處緩緩航行,根據相關信息,這艘艦艇7天時間僅僅航行了400公里,速度非常慢,外媒猜測該船正在開展測量作業,獲取重要水文信息。
根據報道來看,636a所在的位置還離美國西班牙公用的羅塔海軍基地非常近,大約只有200公里。如果636a真如外媒報道的正在進行勘察測量,那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因為從海軍發展上來看,一支海軍能掌握多少海洋水文資料和海底地形情況,也是決定其是否問藍水海軍的標準。沒有全球各地區的水文資料,那麼遠洋過程中進入陌生海域,不知道水文變化,暗灘礁石,那麼會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不清楚關鍵地區的海底地形,那麼潛艇也不敢貿然在陌生水域行動。比如美俄多次潛艇事故,都是由於地底地形資料掌握出現問題而導致的。
而且水文資料是動態的,尤其是海底地形,由於火山地震等原因,導致地形和洋流隨時在變化,需要不斷定期重複勘測,進行修訂,如果對一個地區水文資料長期不修訂,那麼進入其中航行是非常危險的。而這次636a所在的直布羅陀海峽,作為全球主要的航道之一,如果潛艇要在不同大洋之間秘密往返,那麼必須要自己掌握其附近的地形和水文資料,畢竟潛艇也不好叫引水員。從這個角度來說,636a這艘國產艦艇的價值不亞於國產航母。
根據資料來看, 636a是作為中遠海測量船,目前國內有6艘同級船,前4艘的命名分別是竺可楨、錢三強、錢學森和鄧稼先,都是國內著名的科學家,是少見的用人名命名的艦艇。也足以說明,這級艦艇是突出科技的力量,這對於藍水海軍來說和垂髮艦炮一樣重要。
這幾年國產調查船跑很頻繁,也很遠,不僅是這次在直布羅陀,還曾出現在澳洲、南太平洋等附近,這說明咱們對國內周邊的海域水文情況已經有了相當了解,這也是我們突破第一島鏈進入關島附近的一部分原因,而隨着藍水海軍活動範圍的擴大,我們也開始對更廣闊的水域,以及全球各個主要關鍵水道進行摸底了解,畢竟這些是號稱全球鑰匙的關鍵水上通道。
總體來說,以前國內要獲得這些數據還是非常難的,畢竟不是美國的測量船,可以橫行無阻,自由航行。但在實力不斷增強之後,國產測量船也可以做到寇可往我亦可往,即便是在西方眼皮子底下的直布羅陀,和美國基地近在咫尺又如何,這背後必然可能只是依靠所謂國際法條,更重要的還是055大驅和航母在背後。在叢林法則的國際局勢這種,只有強大的海空軍實力做背書,才能獲得和西方並駕齊驅享受到這種調查海洋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