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加速,拜登更是豪擲249億,戰車、導彈即將全面就位,這次,美國政府計劃將布雷德利裝甲車提供給烏克蘭,以支撐澤連斯基的反攻大計。另外一邊,俄方實際上也做好了決戰準備。澤連斯基提出的這場新春攻勢,看來意味着冬季大決戰已經逼近。那麼,這次俄烏雙方是否能夠就此分出勝負呢?
在頓涅茨克方向上,俄軍的一處臨時據點被烏克蘭動用海馬斯火箭炮襲擊,造成89人傷亡。這還不是最嚴重的,經過俄軍事後調查,之所以這處臨時據點會暴露,是因為有俄軍士兵違規使用手機。看來,俄烏衝突期間,俄軍在管理上的問題就一直沒有獲得解決,甚至可以說,長期以來一直存在重大紕漏。當然,也不排除這是俄軍方面推卸責任的一種說辭,之前莫斯科號巡洋艦被擊沉,俄方就表態,是水兵抽煙引發的火災。這次據點被炸,俄方同樣把責任推給士兵。
目前主要問題,是接下來西方將進一步加大對烏克蘭的援助,俄羅斯目前則只能靠自己。很顯然,這是西方借刀殺人的慣用伎倆,就是想要利用烏克蘭來實現拖垮俄羅斯的目的。儘管目前俄羅斯還沒有出現崩潰的跡象,但是,這場危機長期持續下去,畢竟不是什麼好事。甚至,目前俄烏衝突已經出現全面外溢的風險,波蘭、白俄羅斯都遭到了烏克蘭s300的打擊。
在這樣的背景下,西方陣營還在繼續拱火,美國這次提供布雷德利裝甲車,並且有西方網友已經拍攝到布雷德利戰車在保加利亞運輸的畫面,認為這批裝甲車的目的地是烏克蘭。德國也要拿出40輛黃鼠狼裝甲車,法國則計劃提供輕型坦克,要知道,烏克蘭如果要在春季發動反攻,那麼就離不開這些裝甲力量的支撐。現在問題的關鍵是,西方支援烏克蘭,是否能夠讓其實現對俄羅斯的全面反攻。
說反攻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西方援助的戰車,並不在烏克蘭固有裝備體系中,等於說,全是陌生的武器裝備,在接手一款新裝備後,烏軍士兵必然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學習。而且,西方戰車與烏克蘭自己的裝甲車用的是完全不同的後勤保養體系,烏克蘭短期內能夠建立起西方裝甲車的後勤體系嗎?更何況,德國提供給烏克蘭的黃鼠狼也就40輛,美國提供的布雷德利,恐怕也不會特別多,為了這麼少的戰車,專門建立一條後勤線路,顯然也是不划算的,而且相關零部件與彈藥,烏克蘭自己生產不了,全部依靠西方提供。
因此,西方援助烏克蘭,並不是完全在幫助它,而是利用這次機會進一步控制烏克蘭,讓其徹底淪為西方的傀儡。不過,澤連斯基如今似乎有意突破西方的控制,這也恰好是烏克蘭與北約的分歧所在。同時,俄羅斯也在為全面戰爭做準備,剛好可以趁着西方援助還沒有就位,發動對烏克蘭的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