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珠海航展,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都是我國軍事力量的展現,用以震懾對手——你有的有也有,你沒有的我也有,不是我怕你而是給你留着面子呢....
再者,就是大型軍售活動了。
實際上,無論是展現軍事力量或者促進軍備貿易洽談,雖然中方屬於主場,但珠海航展同時也是一個國際性航展。
比如這次航展,就共有43個國家(地區)的740多家企業線上線下參展。
而歷屆珠海航展的一個傳統大戶,則當數咱們的北方鄰居,俄羅斯了。
對於本次珠海航展,俄熊還是很用心的,擺出來的「乾貨」都是他們自認為當下最「時髦」的東西——戰機有蘇-35、米格-35,甚至五代機蘇-57都來了;大飛機有伊爾-76運輸機、伊爾-78加油機;直升機有卡-52、米-171;防空武器有S-400;裝甲系類還拉來了BTR-MDM多用途裝甲運兵車、BMD-4M空降戰車等等。
可尷尬的是,在中方企業源源不斷地收穫「大單」的同時,俄羅斯的展位,卻顯得要冷清得多,像印度、越南這類「老客戶」,購買意願也不強烈。
俄羅斯的展位
其實,早在頭幾年,俄羅斯軍備的「大買家」——印度,就已經對俄制軍備產生了懷疑——大筆美金花出去,到頭來買回的,似乎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水貨(猴版)?
比如,2019年2月印巴邊界衝突的空戰中,巴基斯坦空軍就用梟龍戰機擊落了一架印度蘇-30戰機。
最初,大家還以為只是印度飛行員不行。
沒成想,到了2022年的俄烏戰場上,蘇-30又被烏軍輕鬆擊落。
被烏軍擊落的蘇-30殘骸
而且,烏克蘭人還用蘇-30的碎片製作了一批紀念鑰匙扣,高調對外出售。
可以說,這番操作,無論是傷害性還是侮辱性,都相當強。
就是這些念鑰匙扣
大致上,除了蘇-57戰機外,俄軍參與「特別軍事行動」的各類戰機,幾乎就都有被擊落的記錄。
切爾尼戈夫的蘇-34殘骸,據烏克蘭媒體報道,這是當地一個叫做瓦列里·費多羅維奇的退休老頭用步槍擊落的
似乎,如今的俄烏戰場也側面證實了,2019年的那次,不僅僅是印度飛行員不行,可能...這個蘇-30也不太行。
另外還有卡-52、米-28等重型武裝直升機,俄羅斯一直相當在意,曾經拒絕了中方的求購。
可打臉的是,截止到10月底,在烏克蘭戰場上,卡-52已經被擊落了23架。特別是10月12日那次,烏克蘭竟然創紀錄般地在18分鐘內就擊落了4架卡-52!
被擊落的卡-52
有了如此「不體面」的戰績,現在別說賣給中國了,連印度和越南,也不願意要了。
更何況,如今的中國,有了自己的直-20通用型直升機。
當然,你可以說,烏克蘭的那些「戰績」,主要靠的是北約的信息化情報體系支援,但同時,似乎也不得不承認,現代戰爭早已經不是互拼「鋼鐵洪流」了,而是信息化、體系化的科技戰。
再看俄羅斯的現役軍備,大部分都是以蘇聯技術為基礎,改進或者發展而來的粗大的東西,屬於重裝機械化時代的產物,雖說發動機質量還是相當可以的,但在電子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卻跟時代嚴重脫節,特別是信息化上的短板,在俄烏戰場上暴露無遺——俄軍面對北約衛星,預警機,無人機,個人手機,監聽設備所組成的偵察打擊網絡,顯得又瞎又啞。
以至於,光一個「海馬斯」火箭炮和一個「星鏈」衛星系統,就已經讓俄軍感覺到焦頭爛額了。
運抵烏克蘭的海瑪斯火箭炮
但無論是技術層面還是市場廣度,俄羅斯人依舊是無論如何都不願承認他們的航空器,已經開始落後於中國的。
想當年,新中國的航空業,幾乎等於是蘇聯手把手扶上馬的,所以在俄羅斯的刻板印象中,中國的航空業就是俄羅斯身後的小弟弟,以前是,現在是,以後也是。
在這種心態的影響下,無論中國在航展上展示什麼先進的航空裝備,俄羅斯都總會在腦子裡自動轉換成他們「認為」的版本。
即便事實已經證明,軍事是經濟力量的延伸,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已經把全球軍貿市場給「卷」了起來,再加上烏克蘭戰場上的那些「丟手藝」的表現,俄羅斯躺在蘇聯的技術底子上繼續喝酒吃肉的時代,似乎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俄自產的海鷹-10無人機堪稱「萬國造」,除了外國芯片、傳感器,還用了日本發動機、羅技的遊戲手柄做控制器
最後,再說說俄羅斯的國防工業集團在展會現場播放的那段爭議宣傳片。
宣傳片的主角是米格-35戰機,表現了米格-35使用反艦導彈對軍艦發起攻擊的場面。
問題就出在,這艘被米格-35命中的艘軍艦,從外觀上來看,很像我國的052D型驅逐艦。
這部宣傳片被人拍下來放到網上之後,就馬上引發了大量中國網友的不滿,認為這是俄羅斯在蓄意「砸場子」。
但隨後,俄羅斯方面做出了解釋。
按照慣例,他們武器展的宣傳視頻,都是外包給印度公司製作,因為他們的收費便宜,歷來屬於俄羅斯視頻製作類政府採購的主要對象。
畢竟,這類視頻的製作成本是非常高的,通常都是按照秒來算錢,俄熊家貧,能省則省。
那麼,正如咱們老話說得那樣,一分錢一分貨,印度收費便宜,但相應的製作的手法就會比較粗糙了,軍備方面的考證自然不會很認真。如今網絡上的三維模型比較多,隨便拿一個就上去用,也是有可能的。
客觀看,這類軍事宣傳片的失誤,並不鮮見,其實大可不必過度解讀。
當然,有人依舊會認為,上述解釋,屬於俄熊的一種「甩鍋」。但無論這是有意為之,還是無意之舉,俄羅斯人把這個錯犯到珠海航展上來了,似乎都相當有失大國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