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視上放出的一個畫面引起了大家的熱議:畫面中是一架殲20操控3架飛翼隱身無人機組成飛行聯隊進行作戰,這代表此前大家對雙座版殲20的功能猜測並沒有錯,就是專門為無人僚機而打造的。早在年前就有消息透露了殲20還有着雙座版本,但是一直都沒有實際證據出來,而在今年的時候已經看到多架雙座版殲20原型機出現並進行測試,最新的雙座版殲20更是換上了新塗裝,不再是過去出廠狀態的黃色蒙皮,這代表着這款雙座版戰機已經通過了技術驗證,只需要進行一些相關測試就可以進入最終的量產服役階段了。
作為一款全世界唯一有着雙座版本的五代機,它前面座艙的駕駛員負責操控戰機,而後方座艙的駕駛員則負責對無人機進行操控,實現當前還在理論階段中的「無人僚機」功能。對於這點功能很多國家都是將其作為未來六代機的主要功能之一,而如今我國卻在作為五代機的殲20身上實現了。
對於殲20的介紹此前已經有過大量的報道,所以不用多說;但是對於這次視頻中曝光出的無人機相關方面的報道卻很少,從畫面中看是1架殲20操控3架無人機組成了飛行聯隊進行作戰,而這3架無人機從外形上來看也十分的奇特,和美國的B2、B21轟炸機一樣,因此可以確定的是這款無人機擁有着強大的打擊能力,並且由於這種飛翼式布局的設計在全世界都沒有幾個,採用了這種布局的飛行器都有着很強的隱身能力,因此還可以肯定的是這款無人機也是一款隱身無人機。
事實上對於這款無人機和殲20的配合早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就有過預告了,當時我國空軍負責人表示我國已經邁入了戰略空軍的門檻,再加上珠海航展的即將展開,讓不少人都以為傳說中的轟20終於來了,等到珠海航展開始了,大家來到20家族的展區時,才發現轟20並沒有亮相,並且在20家族中還亂入了一款叫做攻擊-11的無人機,看起來和旁邊的戰機格格不入。如今這款無人機出現在央視的畫面中總算是解釋了為什麼當初它會亂入到20家族中來。
由於這款隱身無人機採用的是飛翼式布局,這導致它的長雖然只有着12.2米,但是翼展卻達到了14.4米,並且和常規轟炸機從機腹位置處投彈不同,它應該是在大飛翼的兩邊設置了隱身彈倉,一邊能夠攜帶小型的衛星引導炸彈,另一邊則能夠攜帶大型衛星引導滑翔炸彈。不過由於無人機本身體型就較小的原因,再加上它使用的發動機並不是大功率發動機,導致它的體型還不足B2的一半。同時因為體型原因它能夠攜帶的導彈數量也大減。不過這點問題有了雙座版殲20之後就不存在了,一架雙座版殲20可以操縱3架這樣的無人機,在未來甚至能夠操縱五六架,完全可以用數量彌補在載彈量方面的不足。
但是這種組合也有着一點問題需要解決,採用這種飛翼式布局的無人機雖然隱身性大大上升,但是速度卻被削弱,目前最高只能達到接近音速的亞音速,而如果殲20發生空中格鬥的話,以殲20超音速的速度來看攻擊11很難跟得上它的腳步。對於這一點,或許需要等到未來我國的發動機技術再次取得突破了,在材料學上也獲得了一定的進步,才能夠讓飛翼布局的隱身無人機也能夠進行超音速飛行。
當然了對於攻擊11攜帶什麼武器這點誰也說不準,除了可以攜帶衛星引導炸彈,填補殲20對地打擊能力不足的缺點之外,還可以攜帶霹靂-15空空導彈,增強殲20的空中格鬥能力,當殲20上的AESA雷達發現敵方戰機的時候,坐在後方的駕駛員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系統將敵方戰機的數據傳輸給這些無人機,然後這些無人機可以發射自己攜帶的空空導彈對敵方發起打擊,保證了殲20不暴露位置的同時還能消滅敵方戰機。
但也有人認為殲20在未來或許不會配備攻擊11這樣的無人機進行作戰,因為攻擊11看起來就是一款隱身無人轟炸機,在轟-6K轟炸機的身上同樣能夠操控這些無人機;在未來殲20或許將會操控暗劍這樣的無人機進行作戰,因為暗劍無人機從外表上來看更加適合作為殲20的無人僚機進行協同作戰。